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美学理论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美学理论发展


曾繁仁


【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断,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与新目标。其中包含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五个重要转变等内容。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现实依据、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对生态美学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美学先进文化中国特色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第一次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之后明确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将其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小康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并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了一系列深入的论述。这对我国当代包括生态美与生态文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发展具有极为重的意义,为之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抓这一机遇,很好地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建生态文明”论述的深刻理论内涵与重要意义,用以导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建设。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与“新要求”,包极为丰富的内容,初步概括为五层意思:第一,一反思,即对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反思,总结我国当代设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的第一条就是“经济增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正是在这种深刻反思的前下才有极为重要的理论认识与建设模式的超越,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缘由,从个意义上说,我国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也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后现代”性质。第二,两个立足。十七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根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也就是说,当代生态明建设是以人民群众与民族的生存发展为其宗,以人民、民族与人类的福祉为其旨归,是科学发观之中“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当代发展。第三,三个关系,即十七大报告中涉及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极为重要的关系。一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报告一方面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将“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要“又好又快发展”。这就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报告一方面将发展从依靠资源环境消耗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另一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很好地利用科技的手段,“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这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很好地统一起来。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一方面说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所应具有的国际生态责任。第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重要措施,即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与工作责任制三个方面着手。第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的五个重要转变,即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增长方式上,要由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向“可持续”与“又好又快”转变。在消费方式上,要由盲目追求物质需求、铺张浪费、互相攀比向节约、适度转变。在理论观念上,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里的“生态文明观念”应该包含当代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等。在发展目标上,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意义重大。

第一,为我国当代生态理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理论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状态。一方面由于生态理论自身在理论上的种种不完备,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界对当代社会与理论转型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因而生态理论基本上处于被疑虑的状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就将当代生态理论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反映了我国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以及理论上由人类中心到人与环境友好转型的必然趋势。在“生态文明”这个大题目下重新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理论,包括经济观、发展观、消费观、政治观、哲学观、价值观、美学观与文学观等等。而哲学中的“共生”观念、伦理学中的“生态价值”观念、美学中的“诗意栖居”观念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友好”观念等成为有待于继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当然,当前这种好的形势只是给我国生态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与前提,并不等于理论自身已经完备,需要我们生态理论工作者加倍地努力,在这种空前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发挥理论工作者应有的积极性,汇入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洪流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使我国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进一步得到了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我国当代生态理论建设从总体上来说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之下发展的。我们在理论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很好地吸收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运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割裂人与自然统一的批判及其对共产主义实现彻底的人道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的统一的论述。同时,也运用了恩格斯在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之中有关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只有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才能实现这种辩证统一的理论。但马克思与恩格斯毕竟是生活在100多年前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资本主义兴盛时期,不可能完全展开完备的生态理论研究与论述。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则是产生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之中,通过总结90年来的国际经验与50多年来的国内经验并吸收国内外生态理论研究营养的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更加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内涵与理论前沿性品格,是当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中一系列重要难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首先,对于有关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这一当代生态理论中最重要的争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将人与自然、人文与生态有机地统一起来。有人怀疑两者统一的可能性,认为它们天生是“宿命的对立”,但我们相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在不转嫁生态危机的前提下开辟这种统一的可能性。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能成功。在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坚持“以人为本”,也承认自然生态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基础性的价值,人应对自然生态采取友好态度,和谐相处,但最后还是落脚于人类持续的美好生存,这就意味着两者只能统一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应坚持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支撑作为前提、基础与必要条件。在生态文明与科技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批判唯科技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又认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对于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当代生态理论的现实合理性,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建设模式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即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到先进的生态文明的转型,为适应这种转型,哲学、伦理学与美学也必须转型,在人与自然这一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调整自己的理论观点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事情,这就是对于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的现实呼唤与理论需求。当然,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丰富,而生态理论自身又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但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已经给我们指出了理论研究的方向,我们应该在这一方向指引下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探索。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题。这一论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一方面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包括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佛家的“善待众生”等等。特别是我国古代的“易思维”,就是一种“生生之谓易”的古典形态的以生存、生命为基础的“诗性思维”,是我国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包含极为丰富的内涵。这些理论被西方理论家所看重并称之为“有机世界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已经被海德格尔等众多西方当代生态理论家所借鉴。我们在当代“生态文明”与生态理论建设中对于这些古代生态智慧与生态性的诗性思维,应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这样的艰苦探索过程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的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中国当代生态理论,使我国不仅在生态实践上,而且在生态理论上都能在国际上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生态美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1978年,美国学者克鲁特首先提出“生态批评”论题。此后,生态批评日益勃兴,逐渐成为显学。后来在西方又逐渐出现“环境美学”理论。环境美学大体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坚持现象学方法,围绕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探索美学问题。这种“环境美学”其实就是“生态美学”,只是涉及到某些人居环境问题。还有一种“环境美学”着重探索人居环境的美学问题,诸如城市建设、楼房建筑与室内装饰的美学问题等,技术层面的内容更多一些,与生态美学的距离稍微远了一些。但生态美学并不排斥这种环境美学,而是将其视作学术上的同盟军。生态美学的概念是1994年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但其发展却是21世纪以来的事情。2001年秋,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会在西安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生态美学研究进入新的高潮。此后,又由青年美学会主持先后在贵阳、南宁召开了第二与第三次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3日是第四次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由青年美学会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联合在武汉召开。其间,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于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7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这是我国第一次有关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良好效果。但生态美学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责疑。主要在生态美学的必要性、科学性与独立性等三个方面。面对这些挑战与责疑,我们尽管没有犹疑,但也的确感到困难重重。十七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给我们以信心,而且给我们以方向。我们知道,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可能代替生态美学建设,生态美学建设有着自己的一系列特殊的学科与学理方面的艰难工作需要生态美学研究者自己去努力探索,而且非短期内即可解决。但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却给生态美学建设与上述问题的解决以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首先是生态美学提出的必要性问题。提问者认为既然已经有此前的美学理论,为什么还要提出生态美学呢?这是否是一种标新立异?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文明形态已经由工业文明前进到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型必然要求哲学、伦理学与美学等社会与人文学科与之适应。生态美学就是美学为适应生态文明新的社会文明转型所作出的适当调整与必要发展。在生态美学的科学性问题上,主要集中在生态美学能否成立的问题。今天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回答:生态美学其实就是当代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生态文化又是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当代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与生态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而生态精神文明主要是当代生态文化,包括各种当代生态理论形态、生态历史研究、生态教育与生态艺术形式等等。当代生态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围,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与理论思想保证。生态美学就是应该按照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来要求与规范自己。关于生态美学的科学性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人文与生态如何得以统一的问题。我们曾经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为指导将其统一在人的社会实践存在之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为这种统一提出了更具时代特征的理论根据。那就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包括在科学发展观之中的,同样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的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旗帜。“为了人民”就是为了人民长远持续的美好生存,这就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内涵与目标,是实现上述统一的重要根据。在生态美学的独立性问题上,首先是生态美学是否构成独立的学科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生态美学是否构成独立学科并不特别重要,生态美学作为当代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足以说明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独立意义。至于是否构成独立学科需要按照学科的要求在范畴、方法与队伍等方面创造条件。但无论如何,生态美学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与新视角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它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美学研究的新方向。国际美学学会会长海因斯·佩茨沃德最近说道,应该对于艺术哲学意义上的美学、自然美学意义上的美学与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进行区分。这实际上指出了当前世界美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然美学是当前美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自然美学就是包括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美学形态。目前的问题是需要在生态美学特有的内涵上进一步深化。我们已经在有关生态美学的“四方游戏”“诗意的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与“参与美学”等范畴上进行了探索。而且,对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之际”“生生为易”“保合大和”“道法自然”“气韵生动”与“风体诗”“比兴法”等范畴与理念进行了探索。但这仅仅是初步的工作,范畴的探索与理论建构的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导下继续艰苦努力,构建相对独立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生态美学形态。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ZENG Fan-ren

(Research Center of Literature, Art and Aesthet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forward the statement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contains such important content as reflections on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s, implementation of people-oriented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 taken to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aim and new requirement; advanced culture; Chinese feature


(本文原刊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整理人:王韵

发布人:王建波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