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20012月经教育部批准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谭好哲教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曾繁仁教授任名誉主任。

山东大学的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杨振声以及著名作家闻一多、老舍、洪深、沈从文等人就在山东大学开设了“近代文艺批评”“文学批评”等文艺美学类课程。自五十年代初期至今,山东大学先后有华岗、成仿吾、吴富恒、曾繁仁四位校长和吕荧、孙昌熙、牟世金、周来祥、狄其骢等一批著名文艺学、美学家在此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使文艺美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自五十年代起,山大的文艺学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又成为全国高校3个文艺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并从1987年起正式招收博士生,至今已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2002年,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年来,中心在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条件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成效。

中心一直非常重视学术队伍建设,2009年引进屠友祥教授为山东大学齐鲁学者,2011年引进美国文学研究专家、《外国文学评论》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盛宁研究员为山东大学人文学科一级教授,2016年引进胡友峰教授为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2019年将校内文学院黄发有和李桂奎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戚良德教授、文化传播学院张红军教授整合进中心专职队伍,2020年引进韩清玉教授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使中心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人。中心专职队伍中多人具有人才称号,程相占教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发有教授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9),胡友峰教授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17),李桂奎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曾繁仁、谭好哲、陈炎、黄发有、李桂奎等多人担任国内一级学会的会长和副会长职务。同时,本中心还聘请了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康为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聘请了美国著名文论家希里斯·米勒、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法国哲学家杰罗姆·伯雷、日本美学家青木孝夫、韩国美学家朴商焕和国内著名学者鲁枢元等担任客座教授,从而形成了研究方向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成为国内文艺学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重镇。

在长期积淀与主动规划的基础上,本中心形成了文艺理论与马列文论、文艺美学与中西美学、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四大研究方向,相关研究领域均处于国内前沿或领先水平,特别是生态美学研究,已在国际美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本中心学术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和亮点。在文艺理论和马列文论研究方面,谭好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本性研究建构起了意识形态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马龙潜的文艺主客体关系研究、王汶成的文学语言研究、屠友祥的文艺符号学研究、凌晨光的文艺批评学研究、黄发有和胡友峰的文学与媒介关系研究、张红军的文学修辞学研究、杨建刚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研究等均取得重要成果。在文艺美学和中西美学研究领域,曾繁仁的西方美学研究、周来祥的文艺美学研究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谭好哲的文艺美学元问题研究、程相占的古代文艺美学研究、胡友峰的西方美学研究、戚良德的《文心雕龙》美学研究、李桂奎的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等成果丰硕。在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方面,曾繁仁在国内首先倡导生态美学研究,成就卓著,为生态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并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生态美学研究团队,程相占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研究也广具影响,他与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合作主编的“国际美学前沿译丛”在美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在审美文化和审美教育领域,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周来祥主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仪平策的《中古审美文化通论》、曾繁仁主编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和自著的《美育十五讲》等均在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祁海文的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研究和谭好哲的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研究等也取得重要理论成果。

自成立以来,本中心研究人员共出版学术著作160余部,论文6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0余项。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和他主编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周来祥的《论中国古典美学》《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中国审美文化通史》、谭好哲的《文艺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陈炎的《中国审美文化史》《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王汶成的《人文博物馆•文学卷》、屠友祥的《索绪尔手稿初检》、黄发有的《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胡友峰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杨建刚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等15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曾繁仁主编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荣获一等奖。陈炎的《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和屠友祥的《索绪尔手稿初检》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周来祥、曾繁仁、马龙潜、谭好哲先后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中心成员另外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0余项,其他奖励70余项,国家和教育部教学成果奖多项。

目前,中心研究人员先后主持科研项目共58项,其中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曾繁仁,2016; “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胡友峰,2018;“《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戚良德,2017;“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黄发有,2018;“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李桂奎,2019;“西方自然美学通史”,张红军,2019)和重大委托项目1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陈炎、谭好哲,201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8项,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项,其他省部级和校级项目16项。2016年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委托,由曾繁仁担任主编、谭好哲担任副主编、本基地科研人员为核心团队,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文学”分支的“文学理论卷”,目前本卷的403个词条已经全部撰写完成。

历年来,本中心共培养博士生240余名,其中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多人在学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奖,大量毕业生成为各单位工作骨干,许多毕业生成为学界领军人物或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历来重视文艺理论教材建设,在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教材建设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前辈学者孙昌熙、吕慧娟、狄其骢、周来祥等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编或参与编著的文艺学、美学教材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二十年来,狄其骢等编著的《文艺学通论》、曾繁仁主编的《文艺美学教程》、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简史》相继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中共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后,谭好哲被遴选为《文学理论》写作组主要成员,曾繁仁担任了《西方文学理论》的第一首席专家和主编,中心人员凌晨光、李鲁宁、尤战生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写作工作;谭好哲和马龙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写作工作。2017年启动重点教材修订工作后,谭好哲被选聘为《文学理论》(第二版)首席专家。

本中心非常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多年来,中心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每年至少召开1次大型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中心主办有学术辑刊《文艺美学研究》(每年2卷)和《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通讯》(每月1期),为中国文艺美学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