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当代阐释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根据在哪里,这始终是文艺学最核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文艺,提出了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制约这一基本原理。也即是说,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规定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这种文艺意识形态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的奠基石,为科学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确立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基础和理论框架,成为了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艺术本质问题的思想理论基础。邓小平对文学艺术的论述,也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入手来揭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他提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艺术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实质上都是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具体化和现实化的阐发。但是,由于时代所提供的理论条件的不同,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比,邓小平对文艺意识形态本性的揭示又表现了其理论形态上的特殊性。他是以经典作家对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逻辑规定为基础,从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关系方面,即意识形态的建构实践方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在邓小平看来,文艺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反映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文艺为经济基础服务,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他提出了“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的基本命题,郑重重申:“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并以此为核心去解决其它一切文艺问题,确立了以人民为本位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及其理论体系。  

   

 

从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规定看文艺,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结构所规定的客观的、自在的关系。不论人们承认与否,文学艺术都要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和政治、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它们服务,这是一种历史必然的既定关系。而把文艺与经济基础这种决定与被决定的既定关系深化为文艺与人民,即以人民为本位的关系,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就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的自在关系也开始转化为自为的关系。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文艺为谁服务这一现实的中介来完成和实现的。文学艺术中的经济和政治的内容,并不以赤裸裸的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和融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是政治和经济的人学内容。邓小平正是抓隹了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的这个中介,在对艺术本质特性的把握上,把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深化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从社会客体的理论结构向人与人的主体结构扩展和延伸。这就既立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又赋予了这一理论以新的内涵,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所谓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指文艺具有意识形态的本性,也就是说文艺的本质属性必须从它的意识形态特性上来理解,否则文艺就会失去它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由构成意识形态的诸因素决定的,这大致包括认识因素、价值因素、功能因素以及物质因素。这也就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也内含着这四种构成因素,以及由这四种因素构成的本质特性。那末,文艺在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特性的同时,又是怎样体现出它自身独特的本质和规律的呢?这是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在发展中所必须回答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就是对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回答。这一理论是从构成意识形态的认识因素、价值因素和功能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文艺意识形态的独特本质进行考察的。  

意识形态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但它的理论基础却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意识形态之所以为意识形态,首先就在于它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具有认识的客观真理性。而文学艺术之所以属于意识形态,也首先在于它具有客观的认识性。任何文学艺术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活及其规律,反映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基础内部的矛盾冲突。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了1816年至1848年“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都是从文艺是客观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角度揭示了文艺的认识特性。邓小平对文学艺术的认识特性的把握,是把它放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之中,从认识内容和认识主体这两个方面对文艺的认识特性给予了具体的规定。在客观方面,邓小平突出强调了文艺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和政治的人学内容;在主观方面,他突出强调了文学艺术家的历史选择和个人的自由创造,强调了文学艺术的主体性建构,这就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在认识上的独特本质。毛泽东说过:“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的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毛泽东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对艺术的本质所给予的规定,这里的“社会生活”是对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更具体化、更易于让人接受的表述。而邓小平则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进一步表述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把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把创造生活的人民大众放在了核心和主导的地位,从主体对意识形态建构实践的角度,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作为文艺反映对象的经济基础的内涵,和作为反映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邓小平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邓小平论文艺》,第8页)邓小平在这里强调了“人民需要艺术”,即文学艺术应当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但更着重强调的是“艺术更需要人民”,即文学艺术家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来对待人民群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并把这一点作为了文艺与人民关系的主导方面。面对作为反映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客观现实生活,由于文学艺术家的立场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他们所把握和反映的客观生活的内容也就不同,其作品所具有的客观真理性、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观念也就不同。真理是客观的,又是具体的,并非任何立场、任何世界观的作家只要反映了现实生活,就都能达到对客观现实的真理性认识。只有那些“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的文学艺术家,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而那些“忘记、忽略或是割裂”与人民的联系的文艺家,他们的作品只能是空洞的,干瘪的,甚至是对现实生活的歪曲和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邓小平以强调文学主体自由的创造和建构文艺意识形态观念为重心,从作家主体能动的反映和历史选择的角度来揭示文艺意识形态的本质,这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的艺术本质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文学主体观。  

   

 

   从意识形态构成的价值因素来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性,没有价值性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任何意识形态都要反映一定阶级和集团的利益和需要,并根据这种利益和需要对反映的客观事物作出主观的评价,这就是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任何文学艺术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反映和评价生活,表现特定历史时代和阶级的审美理想,为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这表现为文艺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邓小平的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时代性上,对文艺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给予了具体的规定。他首先肯定了文艺的价值体现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之中,即文艺的主客体关系之中。文艺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对象性关系,对象的价值属性对于主体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既同自身的属性有关,又与主体对它的评价有关。因此,文艺的价值虽然离不开主体,但主要在客体,在于文艺家写什么和为谁而写,也就是说,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决定文艺价值的关键之所在。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邓小平论文艺》,第7页),并指出:“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邓小平论文艺》,第5页)。我们的文艺不去描写歌颂他们,又去描写歌颂谁呢?只有服务于人民,从人民那里吸取不尽的创作源泉,我们的文艺才能繁荣。这就为文艺价值的形成奠定了一个牢固的客观基础。同时,邓小平也十分重视主体对文艺价值形成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强调了文艺家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在邓小平看来,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主要不是一个客体论的问题,而是一个主体论的问题。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对象,它自身价值的存在只为文艺家提供了一个为其服务的客观根据。但文艺家能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使作品具有价值,却在文艺家主体自身,在于文艺家的立场、世界观和对待人民的思想情感。他说:“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邓小平论文艺》,第7页)这是对文艺工作者如何为人民服务以实现文艺价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他还针对一些人由于立场、世界观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精神和人民的需求相对立,而导致的文艺价值丧失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些人对党中央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表示淡漠,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相反,他们却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邓小平论文艺》,第5页)这是文艺主体的真正失落,由此而导致的文艺与人民价值关系的分裂,必然使文艺的价值转化为负面价值,使社会主义文艺丧失其最基本的价值规定性。  

   正因为邓小平是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提出文艺的价值性问题的,因此文艺也就不像西方某些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无目的的,非功利的,即文艺是非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不否认文艺具有某些无目的、非直接功利的表现形式,但它的本质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则是无庸置疑的。而意识形态的价值因素,在文学艺术中就表现为它的功利性、目的性。可见,问题并不在是否承认文学艺术的功利目的性,而是在于它具有怎样的功利目的性。在于它表现的是哪个阶级和集团的功利目的性。毛泽东曾说过:“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思想,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新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它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邓小平论文艺》,第82-83页)。这是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性和功利性的全面而完整的阐释。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文艺价值论,多年来往往受到责难甚至攻击的情况看,不论是说邓小平论文艺从政治上讲的多、从艺术上讲的少的观点,还是干脆把毛泽东的文艺论说成是政治实用主义的观点,其实质都无非是说他们只强调文艺的“政治功能”,而忘却了文艺的“审美本性”,以此来寻找否定它们的借口。其实毛泽东和邓小平从价值论来探讨文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主要是揭示文艺的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和经济的人学内容,是文学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要文学艺术家去写社会政治学讲义。他们反对把文艺等同于政治的观点始终是鲜明的,毛泽东就说过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的倾向。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明确规定党对文艺的领导“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邓小平论文艺》,第9页),使人们“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邓小平尊重艺术规律,相信艺术美的力量,但与那些把审美仅仅归结为纯粹的心理情感活动的观点截然不同,他始终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对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正确价值取向,文学艺术活动是在情感心理的形式中表现着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和评价。这是邓小平把文艺形态论深化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命题,从人与人的主体结构角度所提出的对文学艺术本质的看法。  

   

 

   从意识形态看文艺,文学艺术就不仅包含认识因素和价值因素,也必然包含功能因素。任何意识形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们又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种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就是意识形态的功能特性。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它们所具有的功能特性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就文学艺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来说,它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文学艺术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才得以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关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论述,人们可以看到文艺主要是通过政治的中介、文化的中介和社会心理的中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就使文艺意识形态的功能特性具有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它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要以特写的政治关系为中介,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解释“社会存在”这一概念时,认为社会存在不仅包括历史上一直存在和不断演变的生产关系或所有制形式,包括各种分工形式或交往形式,而且还包括“他们的社会政治组织”即社会政治关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29页,32-33页)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基本上也是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存在这一概念的解释来理解社会存在的。他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对经济基础的反映,表现为对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反映。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的文艺,就是凭借特定时代的政治土壤产生和形成的,文艺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政治这个环节来实现的。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突出强调一切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反对超阶级、与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意在从社会存在决定论的角度解释文艺这种意识形态现象,并没有将文艺与政治等同或把文艺政治化的意思。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对我们理解文艺与政治、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他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24页)随着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邓小平对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作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概括和更为详尽的说明,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的思想一脉相承的。他说:“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6页)这里的“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出发,讲文艺与政治同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因此在这个本原的意义上文艺与政治都从属于经济基础,它们二者并无从属关系。而这里的“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则讲的是在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中政治的中介地位和作用,是讲文艺要通过政治这个环节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邓小平把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具体化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文艺意识形态论中,政治的这种中介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和重要。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我国阶级矛盾所发生的变化,赋予了政治以新的内涵,他说:“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6页),并强调:“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可以看到,从文艺反映的对象这个方面来说,由于特定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必然或隐或现地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因此,作为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文艺意识形态也就必然要把自己的视野放在以政治为主导的现实生活中,把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作为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对象。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完全脱离政治的文艺是不存在的。而从反映主体来说,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文学艺术家,其本身就是某种政治关系的承担者。他们在创作中虽然不是以政治的社会角色把握生活,而主要是以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去把握生活。但是作为其审美意识核心构成因素的审美理想,本身就内含着社会的政治理想,而且可以说社会政治理想是构成审美理想的基础和核心,正是由它规定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审美理想的本质。根据马克思的看法,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中,生产者是独立自由的,但生产条件在生产者之外,不属生产者所有,因此这是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04页)这种以物的统治为前提的人的独立性,必然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对抗,这就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的社会历史基础。社会主义的艺术之所以不同于近现代资本主义的艺术,就因为它以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为自己的审美理想的灵魂,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作为文艺实践的现实基础,它要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要“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这就使社会主义文艺要展现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自由豪迈的审美境界,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相统一的审美境界。可见,邓小平一方面是以政治论艺术的,强调艺术不能脱离政治;另一方面又是以艺术论政治的,阐述了艺术不等于政治,社会政治实践只是为审美理想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要确保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的特性。  

   文艺不但要以政治为中介反映经济基础,而且也要以文化为中介反映社会生活,以实现自身的意识形态功能。邓小平也把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来加以考察,他认为文学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仅要重视现实生活这个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而且也不应忽视包括古代和外国文艺遗产在内的优秀文化这个流。他说:“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它们“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邓小平在这里,是把文化作为联系文艺与生活的中介来看待的,他肯定了任何文艺创作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文艺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总要这样或那样的以一定的民族文化为中介形式。文化的这种中介地位,是由文艺主客体这两个方面所规定的。作为以审美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不仅是某一特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某种历史文化的承担者。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文化的氛围中,文学艺术家都要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特定阶级的代言人的角色,又是进行审美文化创造的文化角色。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若隐若现的阶级性,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就因为文艺家们是在以特定的社会文化视角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认识中,反映着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这是从文艺主体方面来说的。  

   从反映对象这方面讲,文艺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心理结构等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简单地属于阶级的和经济的范畴。但这对文学艺术来说却不可或缺,它是构成邓小平所说的“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邓小平论文艺》,第8页)的基本因素。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这些不属于严格意义上意识形态范畴的文化因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仅仅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力诸方面,还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么精神文明包括哪些内容呢?邓小平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7页)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主要由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这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科学和文化是直接同社会的物质文明相联系的,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因此不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直接决定的意识形态。它们同思想、政治、道德等直接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的、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属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整体结构。邓小平把文化这一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作为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独特领域的文学艺术的本质内涵,开阔了人们文艺研究的理论视野。  

   文学艺术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反映现实生活,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文艺意识形态的又一社会功能。社会心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同时又与一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它是一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自发的精神状态,包括由现实生活产生和从传统中获得的各种情绪、愿望、要求、信念、道德风尚和审美趣味等。邓小平把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深化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具体化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论,这就使他十分注意分析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强调文艺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根本的是与人民群众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交融。像领导其他部门的工作一样,邓小平在文艺上也总是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方法。他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2页)这种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文艺上的体现,就是提出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反映现实生活,发挥文艺的认识社会和道德教育的功能。因此,邓小平要求文学艺术家要熟悉人民群众的情绪、情感、愿望、要求,熟悉他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希望“文艺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邓小平论文艺》,第6页)。当然,文学艺术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反映社会存在,并不是对这种社会心理做照像式的原原本本的描绘,而是要求文学艺术家站在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高度,对带有自发性的人民群众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提炼、加工和改造,使之上升为既有深刻的社会理性内容又符合群众审美心理习惯的艺术意识,凝聚成“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里,艺术是符合群众社会心理的艺术,群众社会心理是艺术化了的心理结构,社会心理成为了联结文艺与人民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文学艺术家就要站在进步的和人民的立场上,既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与人民息息相通;又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整体上有所超越。不能去歌颂群众的自发心理,甚至去迎合某些不良的心理倾向。邓小平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邓小平论文艺》,第7页)这里的“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就是对社会主义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的熔铸和概括,就是对群众的社会心理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群众的心理和行动更加自觉,更能发挥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从文艺意识形态功能的层次性来说,它的表层是社会心理的功能,次深层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功能,最深层是社会政治的功能。因为“社会政治组织”即社会政治关系,它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最密切,如果对“社会存在”做广义的理解,那么“社会政治组织”可以说是“社会存在”的组织要素,因此,它是文艺意识形态结构的最深层次。文艺就是以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展示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学是人学。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其中社会政治关系是构成人的本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但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人,人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本性要通过一定的文化意识反映出来,这就使人具有创造文化的特性。邓小平把文艺看作是一种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就是从文化的视角看文艺、看文艺的意识形态本性,来揭示文艺的本质和功能的。这样,文艺以文化为中介反映社会生活就成为了以政治为中介反映经济基础的中介环节,或者说它是中介的中介,并因此而构成了文艺意识形态的次深层次。社会心理,作为文艺意识形态的直接表现,是文艺意识形态结构的表层次,这是由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的联系,大量地通过某些社会心理集中体现出来,从而构成一种社会精神氛围。文学艺术就产生在这一由特定的社会心理所构成的社会精神氛围中,所以社会心理也就往往成为艺术表现的直接对象。邓小平的文艺意识形态功能论,是从社会心理深化到社会文化,最终归结到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这里,政治和经济所内含的人学内容,即人与人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基础和核心,文艺的社会心理论、文化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多层次的理论框架。  

   概观邓小平的文艺意识形态论,它的核心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围绕着这一核心,邓小平不但全面地揭示了文艺的一般意识形态特性,而且还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认知、价值、功能因素在文学艺术中的特殊表现,从而对文艺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给予了全面、科学的规定。邓小平根据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不但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宏阔气度,而且以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蓬勃创造力,回答了文学艺术是什么,特别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它的本质就在它与人民的关系之中。它追求真,因为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是完全统一的,只有那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要求,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文艺作品,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也追求善,因为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其本身就是善的,也是真的。永远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和斗争同步,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之所在;社会主义文艺是美的文艺,它把追求美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因为社会主义时代就是一个创造美的时代,它要求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在生活美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形态的艺术美来,以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要,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崇高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邓小平所确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文艺意识形态论,就是一种新的真、善、美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论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一个牢固的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时代的美和艺术的理论基础。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06-09-02 09:09:00.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