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生态学与城市环境

内容摘要:生态学已经从其原来的生物学意义扩大为解释人类及其文化环境关系的概念,这种转变已经形成了另外一场科学革命,其重要性堪与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都市化已经走向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它为生存于城市化环境的当代人类提供了一种人性化洞察,对于建设宜居的人建环境具有深远意义。一种充满和善的审美生态学也就是一种有利于审美融合的审美生态学,它能够指导我们修建更富人性的城市环境,使之能够丰富人类生活而成为宜居之地,从而完善人性。郑重考虑审美融合是城市景观人性化的主要步骤。审美融合的价值可以合并到环境体验设计之中,为重建城市景观、使城市景观更加人性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化生态学;审美生态学;审美融合;城市化;城市景观

AESTHETIC ECOLOG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Arnold Berleant

Abstract: Ecology has transformed from its original biological meaning to its extension as a concept about the relation of humans to their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constituted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comparable in importance to the Copernican and similar to it. Cultural ecology and aesthetic are closely connected. Urbanization has now moved to a sophisticated ecosystematic pattern.  The ecosystemic model appears to offer a humane vision of living in an urbanized environment. An aesthetic ecological model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s that promote rich and satisfying lives. A mildly aesthetic ecology, one that encourages aesthetic engagement, offers the direction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s that promote rich and satisfying lives. Including aesthetic engagement as a normative consideration would be a major step in humanizing the urban landscape. Aesthetic engagement is thus a value that can be deliberate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it can serve as a guide in re-shaping and humanizing the urban landscape.

 

Key Terms: cultural ecology, aesthetic ecology, aesthetic engagement, urbanization, urban landscape

一、生态学及其意义

 

我们对于生态学的理解已经走过了几个阶段。最初,生态学只有生物学意义,意指一种特殊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相互依赖;后来,生态学扩大为解释人类及其文化环境关系的概念。影响一个生态系统复杂关系的因素很多,除了物理条件之外,还有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法律和经济的。因此,人类文化生态学研究已经开始包括所有这些因素。这种扩大了的生态学视野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并非站立于自然之外而静观、使用和探索自然。在此意义上,人类被视为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与其它物种一样,人类也完全地被包容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之中。生态系统有着范围大小之别,小到一个独特地方区域,大到整个地球行星。生态学内涵的这种转变已经形成了另外一场科学革命,其重要性堪与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与前此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在一种生态系统式理解中,人类与万物共生、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它并无任何优越性可言。

环境是一个包容一切的背景,人类在其中与自然力量和其它有机、无机对象紧密地相互依赖。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难以接受这一观念。这一观念不仅仅适用于人口数量持续地迅速减少的乡村环境,它同样地适用于城市环境。当今之时,世界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环境。这促使我们在观念上重视城市生态,在观念上重视将城市区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象一般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区域生态系统同样具有各种相互依赖的、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物体和有机体。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演进阶段。此间,生态理解可以与近代以前的科学观念进行竞争。实际上,生态理解的核心是一场观念革命。如果我们把生态理解带到环境这一概念中,我们将发现:作为人类,我们不仅仅完全地被包裹在一个环境联合体之中,而且,我们是这个环境联合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用与以前根本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环境,特别是来思考人类生活。

生物学采取生态学模型具有普遍性,没有有机体能够独立于它所存在的生态系统而生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类有机体。生态学模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一种自然存在,与自然中的其它部分处于连续性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充分论证的生态学理论等,都强有力地支持着这种观念。沿着人类生态学的路线,将生态学模式从生物学扩展到社会和文化只不过是一小步。与其它任何物种相比,人类的存亡和昌盛或许主要借助于我们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实践,而这些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学这一内容丰富的领域所要探索的是:社会文化条件是如何影响人类福利、如何影响人类存亡的。

因此,文化生态学意味着一种无所不包的环境背景(environmental context)。在它之中,无论是有机的、无机的、社会的、文化的,每个因素都相互依赖,并且与其它因素密切相关。这种相互依赖、密切相关性使各个参与者互利互惠,确保着一种持续的平衡。这种平衡促进着所有有机体的共同福利。1个体主义和生物学观念认为:为了生存,有机体之间互相进行着残酷竞争。上述观念远远超越了这种范式。通过对比个体主义和生态学这两种模式,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差异。这两种模式可以视为两种对立观念的两极。

 

二、审美生态学

 

如上所述,环境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环境不能再设想为环绕某物的背景(surroundings),而应该设想为流动的介质(medium),一种四维的全球性流动体。它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形式,人类与其它万物一起共存于它之中。为了在这种环境里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借助我们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依赖于感知。从感官感知的角度来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我们在连续地体验着环境,而且体验着环境的连续性。这种体验源自感觉,并具有感觉的特征。而感觉并无纯粹与否之分。

这种情形就是康德所说的纯粹感觉,它在纯粹直觉中完全没有成型、没有被掌握;它也就是威廉·詹姆士所描绘的一种强烈的、扩散的、奔流不息的混乱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审美的源头。审美感知这个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把握环境体验。因为,审美完全是由其知觉特征、以及知觉的首要性而与其它现象区别开来的。

然而,感知并非纯粹的感觉,感觉从不纯粹。纯粹感觉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现实的体验;并且,作为体验,它似乎是生理事件,即使它并非唯一的直接感觉体验。感觉不可避免地被知觉过程打上底色。这个过程包含着格式塔性质和习惯经验,也包含感觉。在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形成概念与情感过滤器;通过这些过滤器,感觉才能被理解。因此,知觉并非我们感觉器官、感觉意识的表面,而且也是其维度。我们可以用一种方式体验环境:充分地意识到环境感知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由直接感知支配着。此时,我们已经处于审美领域之中。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环境感知在本源上就是审美的。

从根本上说,环境感知不仅是审美的,而且,感知对于我们理解环境非常重要,它使我们认识到环境并非碎片这一事实。这就意味着,环境体验的所有要素和特征、包括那些人类因素,都在连续性(continuity)中连结在一起。如果我们不站在环境体验之外并试图将之客观化、概念化,那么我们就能够认识到,所有体验最初都是浑然不分的。在论述艺术欣赏和自然欣赏时,我提出了审美融合观点。上面所讨论的就是理解审美欣赏核心特征的另外一条途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所有环境体验中发现与艺术美体验、自然美体验相同的特征。我们与艺术的接触有助于我们把握环境的关键尺度,我们从审美欣赏中所学到的东西能够说明所有环境体验。

将文化生态学与美学考虑连结在一起似乎奇怪。但是,二者实际上密切相连。审美通常指从艺术欣赏中获得的价值;但是,从其基本语义角度说,审美指各种感官的感知。我们可以认为,所有体验根本上都是审美的(感性的)。而且,因为对于任何文脉秩序(contextual order)的直接体验都是知觉的。所以,对于环境文脉性(environmental contextuality)的知觉体验可以被理解为审美的。此外,象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理解的任何活动一样,审美欣赏是交互的。而且,审美欣赏并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它同样是主动的。与对于艺术或自然的欣赏一样,环境欣赏同样需要欣赏者的积极参与。欣赏者要辨识环境的性质,为环境赋予秩序和结构,从而为环境体验增加意义。从这一点来说,环境欣赏者可以与艺术家类比:他们都在欣赏中为体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用这种理解方式可知,审美欣赏与其它任何体验一样都是依赖于语境的。审美欣赏或许更加如此,因为欣赏体验是强烈而连续的知觉活动。也可以用另外一种说法来描述欣赏体验,即将之描述为知觉融合。因为知觉融合从根本上说是审美的,所以,它可以被描述为审美融合。因此,审美地融合于艺术对象是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例子。反过来说,从生态系统这个认识性概念出发,到它在审美融合中的运用,反映了知觉体验的生态模式。在一种情况下,我们从知觉走向体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我们从知觉体验走向审美融合。我们可以用如下论断来总结:无所不包、相互依赖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生态概念,它在审美融合中有其基于经验的类似情形。

在审美-艺术过程中,感官知觉和知觉意义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就是文化生态过程的样态和表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审美融合当作审美生态。在审美欣赏中,观赏者与绘画作品,听众与音乐,舞蹈家、舞蹈与观众,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这种情形就象居住者回归其居住环境。因此,审美融合表达了文化生态过程的知觉体验。一旦我们把握了所有体验在根源上、在其最直接的形式上都是由知觉主宰的,我们就开始认识到:审美在人类经验中占据着本质而中心的位置。展示和评价文化经验成为关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这一关键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各种景观当中呢?

 

三、城市景观美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主义(urbanism,又译都市化)就是人建环境的同义词。事实上,它是人类状况的同义词。在许多发达国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心,而且,第二、第三世界的城市人口也在迅速增加。象所有关键概念一样,城市主义这个概念可以用不同方式来界定。那么,如何理解它?我们需要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指导性的模式。考虑到笔者这里的目的,我想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把它理解为城市化(urbanization):由人类主体占用、塑造和构建,处于范围广大的物质和文化环境(setting)之中的、大规模的人类组织。

城市景观范围很广。最大的城市景观是大都市带(megalopolis),也就是由几个大城市组成的城市连绵带或城市区域;最小的城市景观是商业带、商业街、工业园区和城镇。都市化是最大规模的环境重建。与规模小、人口密度低的乡村不同,城市环境的共同特征是人口高度密集,工业或制造业高度集中,公用事业、医院、商业服务、研究和教育中心等提供着支撑性服务。

当今,都市成为世界大多数人口居住的人建环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市化并非明智选择的结果,而是被许多因素驱动的,这些因素包括:不断扩张的贸易,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人口,对于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和多种多样教育设施的大量需要,等等。当然,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对政治霸权的热望也是驱动因素。今天,这些因素中还可以加上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眼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资源是怎样被掠夺、被加工的,乡村的城市化又如何造成大批民众丧失土地、流离失所,失地乡民又如何被驱赶到大都市区域的郊区,在棚屋和贫民区中苦苦挣扎。

我们发现,城市景观的发展为富人提供了大量享乐,而对于其他人,只不过提供了生存和工作场所。这种环境的形式、特征和质量很少是明智设计的,而是被地理、政治和经济力量塑造的。世界上也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例子,诸如十九世纪巴黎的豪斯曼(Haussmann),华盛顿特区的伦恩特(L’Enfant),巴西利亚的纳马比(Nambour)。但是,这种情形太罕见了。大多数大城市在城市中心有着历史发源地和特征,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邻居环绕着。很久以前,有些人从乡村迁移过来,在土地价格便宜而宽敞的地方建立居所;而独立的企业家进入之后又增加了邻里。这些城市中心区由此形成。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协调性规划。因此,城市形式并非明智设计的,而是由许多互不相干的条件诸如地理、气候、政治、经济等,在没有任何协调的情况下偶然形成的。我们可以将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称为历史偶然城市模式

现代派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有句名言:住房是生存的机器。不仅是住房,而且建筑、城市整体都应该包含一系列价值:秩序、和谐、统一、均匀,特别是平滑而防水的功能。这种机器城市模式具有工业秩序的精髓和优点,诸如效率、洁净、非人性化、统一、符合标准和可以调换、节省,以及人类屈服于机器的社会秩序,也就是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所展示的那样一种社会。最近,这种工业化的社会秩序被中产阶级文化作为标本展示出来。比如,在法国电影家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电影《周末》中,这种秩序被展示为没有尽头的车流:就像排列在装配线上那样,车流缓慢地移动着,亦步亦趋地将乘客运输到乡村。电影就是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像:人类被独立自主这种错觉笼罩着,被挤压得呆板单调。

现在,都市化已经超越了上述两种简单模式而走向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ecosystematic pattern)。一种更加富有生机的、有机的洞察,取代了机器模式中单调的、可调换的部件等观念。与机器城市模式完全相反,生物生态系统模式认识到城市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许多不同而相互关连的部分,每个部分都首先具有其独自的目的;但是,每个部分又同时对整体系统做出贡献、并依赖于整体系统。

这样,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富有想象力的模式。大规模的工业社会中充斥着极大的复杂性,不协调的各种活动制造着无序和无效,最终导致社会崩溃和混乱。机器模式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是产生无人格的、混乱的、非人性的工业化城市区域的根源。生物生态系统模式似乎能够克服早期指导原则的不足:它似乎比历史偶然模式更能回应人类社会生活的工作和需要,比机器城市模式更加真实地回应人类境况,也比两者能够更加富有弹性地回应人类社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城市模式开放且连贯,灵活而有效,独立又平衡,它似乎为生存于城市化环境的当代人类提供了一种人性化洞察。

那么,我们如何用生态模式来指导社会活动?什么样的洞察能够引导我们走向更富人性而成功的社会秩序?我们需要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吸引力的动机。我认为,这里正是艺术-审美模式的用武之地:这一模式具有融合性体验。

 

四、艺术的功能

 

首先来考察一下艺术有什么功能。每种艺术样式都展示了我们知觉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所感觉到的环境的方方面面。每种艺术都使我们对于不同的知觉形态、感觉性质的细微差别变得敏感,使我们对于结构和意义也变得敏感。这些艺术样式对于体验环境的丰富性和深度也发挥着作用。以绘画为例。通过使颜色、形状、肌理、光线、明暗和比例更加明显,绘画对于我们的环境感知很有帮助。这并非要把城市当作绘画来观看,而是要通过画家的眼睛来观看城市,带着画家的敏感性来观看城市。这不仅涉及视觉性质,而且涉及视觉性质如何转化为环境体验。这样,我们可以把一张区域平面图当作城市行政区及其关系的组合来思考,把建筑代码当作定向尺寸和形状来思考,把分布模式、密度和活动当作肌理来思考。按照环境术语,音乐转化为音景(soundscape):由交通、商业、建筑等各式各样生活行为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周围声音,以及音色、肌理和音量,都可以成为音景。扩音机的声响、唱片乐曲、鼎沸的人声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听觉感性气氛。

将三维空间艺术运用到环境生态并不困难。雕塑是按照与人体的关系而安排的块体与空间。培养雕塑感不仅仅需要亲身到雕塑面前,而且需要环绕雕塑行走、在雕塑丛中行走,这样才能使块体和体积转化为环境品质。建筑有助于我们把城市景观体验为着意构建的环境、不断展开的块体和数量、人体的运动,体验为持续变化的动态体验之中的亲密互动,而不是体验为静态的排列。建筑动力学很容易通向一种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源自在每个环境中都发生的活动。把城市把握为动态的、包容着身体与其它对象、并以不同方式运动着的环境,也就是把城市动力学看作无休止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处于不断转化之中。与人的移动相关的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循环运行,被规划师和交通工程师设计为复杂的现代舞蹈。这些舞蹈并非随意的,而是包括着相互关系的变易模型。这一事实将环境动力学转化为生活舞蹈。而且,因为这种运动并不零乱,而是有协调性的,至少是有指挥的,我们可以把这些运动模型的相互关系把握为精妙的人类芭蕾。当这种运动相互呼应、相互影响,就有点象戏剧了。因此,这种人造景观就成了某种戏剧,带着生动的情节发展和结局。我们甚至能够将城市生活设想为复杂的即兴剧院。在那里,人类生活之剧构成了情节主干,统帅着多重次要情节。因此,在环境戏剧中,人类即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又是演员,还是积极参与的观众。

这样,作为创造性制品的艺术和作为活跃感知的美学结合起来,共同扩大和丰富着环境体验。问题是,无论我们生活在哪里,这些艺术细节对于我们的体验有何作用?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生活的意义有何价值?正如上文指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两者都是环境体验所固有的。前者使环境体验更加精微,后者使我们意识到环境体验的方方面面。作为复杂环境动力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并不、也不可能站在环境之外来静观环境。我们必须象艺术家一样,通过我们的活动进入环境之中,同时,积极而敏悟地参与到环境欣赏中。这样,艺术和审美才能切实地在我们与环境的密切融合中结合起来。我们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而生活着。上述观念对此意味着什么?对于创造性的审美融合,上述观念又有什么意义?

从艺术-审美融合这一观念可知,审美生态模式an aesthetic ecological model)对于宜居的人建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如果我们不懂得审美的位置与意义,我们就可能在无人格的力量中变成无助、疏离的典当物;我们如果不有意识地将审美与人建环境结合起来,文明必将无望:文明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它也必须是符合人性的。我们能否超越单纯的生存而走向人性的完满实现?审美生态学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中心问题。

 

五、环境中的审美

 

审美生态学是基于经验的生态学。它并不研究某个特定区域中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而是从人类的视野出发去研究环境基于经验的维度。而且,审美生态学将人类也纳入整体系统的相互依赖关系之中。如果我们将审美融合作为环境生态学模式,事件就转化为我们对栖息于其中的那个生活世界的体验。审美融合是人建环境的试金石:它能够验证人造环境是否宜居,是否有助于丰富人类生活和完善人性。

我们需要理解我们的居住环境,进而建造我们的居住环境,使居住环境有助于我们完满地实现人性。那么,审美生态学在这方面有何启发呢?这是继理论分析之后的实践问题。在此,我想讨论一下审美生态学的实践应用问题,特别是要讨论:在理解和指导城市景观方面,审美生态学能够提供什么启发?

审美生态学关注感官知觉和感官意义。当审美生态学与人建环境联系在一起时,它就成了基于经验的体验生态学。又因为它是无所不包的,它是一种融合的生态学,一种在审美融合中展示得最为充分的生态学。那么,至少,我们有了一种生态系统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审美考虑不仅引起重视,而且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人、对象以及生态系统的正常运动等所组成的相互关系中,生态体验成为中心特征。因此,审美生态意指一个具有明确知觉特征、结为一体的区域:音响、气味、肌理、运动、韵律、颜色;与活动着的身体相关的体积宏大的块体;光线,阴影和黑暗,温度。等等。所有这一切融汇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讨论的并非一个完全受控制的生态系统,一个范围广大的环境;作为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的知觉体验完全程序化了;相反,我所描述的是:象城市景观那样的生态系统,其审美特征在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重视城市景观的审美特征,我们才能减少或排除负面的知觉体验,才能增强正面的知觉体验。

 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审美融合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引导我们去控制、去改善什么样的负面知觉条件?许多状况是非常明显的,诸如大气污染与水污染,噪音污染,有害而令人生厌的气味,还有酷热和严寒,强风和过度的光照,如此等等;在巨大、单调、拥挤的购物广场和停车场,以及混凝土建筑丛中、闹市中心的通道上,经常遇到类似的通病。将城市景观中特有的为害情形罗列出来,我们的认识就更加清楚:交通噪音和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的噪音和烟尘,公共场所邻近以及私人场所的唱片音乐,忽然从身边窜出的车辆,等等。其实还远远不只这些。

同时我们要知道,感觉可以减缓,也可以加强。相关方法很多,比如,在商业或工业区那样的混凝土建成的野兽世界里,可以布置些绿色,设计些相对安静的空间,使人能够得到安全感而放松;从喷泉中传出的轻松乐曲,流水潺潺的水道景观,海滨的浪涛,都能够使人放松;躺卧在长椅上安逸、野餐和游泳胜地的悠闲,都能使环境体验更加丰富;就象许多地方已经做到的那样,在商业街区上设计步行街道和人行道,修建防晒防雨的拱廊;在酷热或交通特别拥挤的区域修建封顶的或封闭的人行道、人造天桥,等等,都是改善环境体验的途径。在最低限度上我们可以说,减少噪音和污染,有助于缓解感觉压力而使环境体验变得轻松。

所有这些环境知觉方面的考虑并不仅仅是为了舒适和愉悦,而且是为了健康和安全。如果我们将城市景观理解为生态系统,并认定城市景观不应该压抑居住者,而是应该有利于居住者审美地融合于城市景观中、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这些考虑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种充满和善的审美生态学,也就是一种有利于审美融合的审美生态学。它能够指导我们修建更富人性的城市环境,使之能够丰富人类生活而成为宜居之地,从而完善人性。

一种富有正面审美价值的城市生态系统将考虑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和娱乐休闲区如何各具特色并互相影响,将考虑在形成知觉体验中什么因素更加重要。在一个人性化的、功能正常的审美生态系统中,城市景观并非外在环境,而是一个包容一切的环境:它与它的居住者结为一体。这一环境的居住者积极参与并维护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要使城市景观更加人性化,严肃认真地考虑审美融合将是重要的一步。

审美融合可以从各种艺术样式的知觉特征中找到例证,而且,它也可以成为创造审美生态的基石。同时,它还为审美批评提供了基础:批评负面的环境感知,促进正面的环境感知。由此可见,审美融合非常富有价值,它可以用于引领环境体验设计,并能够为重建城市景观、使城市景观更加人性化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1932-),美国长岛大学荣誉退休哲学教授。1962年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逻辑与社会学说:杜威对于社会哲学的理解方法》。先后任教于路易斯维尔大学、布法罗大学、圣地亚哥学院和长岛大学。曾经担任国际美学学会主席(1995-1997)、国际应用美学学会顾问委员会主席,还曾任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和美国美学学会秘书。主要论著有:《审美场:审美经验现象学》(1970)、《艺术与融合》(1991)、《环境美学》(1992)、《生活在景观中:走向环境美学》(1997)、《美学反思》(2004)、《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2005)以及大量的关于艺术、美学、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论文,还主编了《自然环境美学》(2004)、《人建环境美学》(2007)等论文集。其论著先后被翻译为汉语、希腊语、俄语、芬兰语、波兰语、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程相占(1966-),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有人预测,到2010年,世界上将有50%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环境而不是乡村环境。而这种趋向将导致社会剥夺和新的不稳定风险,以及简陋窝棚城镇的进一步增加。

 

1生态学模式并不确保绝对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系统中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努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这不是静止的。因为,环境经常变化,而且,对于人类而言,社会环境和个体也都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并无终极的理想秩序,永远都需要调整。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7), First Part, §1 (A 20-21, B 34-35.

William James,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 p. 462.

This allusion to Maurice Merleau-Ponty is deliberate.  See Maurice Merleau-Ponty,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in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and Other Essays on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and Politics, ed. James M. Edi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4).

(发表于《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国内生态美学倡导者之一曾繁仁教授点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美学》2008年第7期转载。)

发布人:student 最后修改日期: 2014-06-28 14:55:33.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