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学报》“生态精神与美学、文艺学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就已经确认:环境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大约与此同时,西方学术界开始将生态意识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与生态有关的学科诸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批评等应运而生,原本是生物学分支之一的生态学发生了明显的人文转向。特别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1973年创立“深层生态学”后,生态学的人文内涵更加明确而深化,“深层生态运动”越来越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精神生态。

应该承认,在现代化意识的强大制约下,中国学者的生态意识觉醒得要比西方学者迟20年左右。但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文艺学结合起来而提出“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中国学者却领先于西方学者。西方学术界于2000年出版的《劳特利奇美学指南》“美学论题”中只有“环境美学”而没有“生态美学”,而我国的两位学者早在1994年就同时提出生态美学论题,中国当代美学的思想主题开始发生明显变化。2001年在西安召开了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后来又分别在贵阳(2003年)、南宁(2004年)召开第二、第三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表明生态美学逐渐成为美学理论热点之一。

西方现代性在其展开过程中不仅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也是其严重恶果。可以预见,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的汹涌发展,生态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全人类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有鉴于此,我们这里郑重倡导生态精神。生态精神首先是一种批判反思精神,它是对于西方现代性利弊得失的批判反思,试图超越一元现代性而寻求多种现代化道路;其次,生态精神是一种忧患意识,它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深切忧患;第三,生态精神还是一种家园意识,它是对于人类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真诚眷恋和祈愿。

人类的文明前景应该是生态文明,而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存在问题。人的精神性存在、人类本真的生命活动是美学、文艺学学科的思想主题,二者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更应该关注人类精神生态的健康与和谐。在我们看来,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是由生态危机引发的美学、文艺学思考,是生态精神在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20052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3月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无疑包含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自我的和谐,涵盖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两方面。面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使命,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生态精神,自觉地将之贯穿到美学和文艺学研究之中。真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界同仁能够关注我们共同面临的这一重大而严峻的问题。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06-09-04 10:09:16.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