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竹]略论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

略论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

曹成竹


近年来,网络文艺批评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现象。它对于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传统文艺批评格局的冲击,以及对文艺创作和接受的巨大影响,乃至它所反映出的网民大众的审美旨趣和精神需求,都使我们不得不对其投以充分的关注与思考。笔者曾就网络文艺批评的类别及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过简要分析[1],然而在网络文艺批评的类别和特征之外,还有两方面的问题有待探讨,一是明确网络文艺批评的界定和发展轨迹,二是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这两方面的问题犹如同网络文艺批评的“来龙去脉”,只有补充上这一环节,对网络文艺批评这个庞杂繁冗的研究对象的把握才相对完整。

 

一、网络文艺批评的界定及发展轨迹

网络文艺本身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网络文艺批评的明确界定,因此我们不妨将网络文艺具体门类的批评作为参照来思考这一问题。首先,文学界对于“网络文学批评”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在传统媒体上对网络文学进行的批评或评价”[2],多为文学专业研究者对网络文学作品发表的批评文章,这些文章或刊登在学术期刊和杂志报纸上,或单独编辑成册出版(如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东网络文学院主编的辑刊《网络文学评论》、聂庆璞等编著的《网络小说名篇解读》等)。一种是“在互联网上由网友就网络文学作品或网络文学现象所做的评价和议论”[3],这类批评的主体并不是专业研究者或职业批评家,而是普通和匿名的网友。他们的批评主要发表在作品章节后的跟帖和留言板上,或文学网站的相关栏目以及社区论坛中,且多为内容简短的即兴评点和印象感悟,具有个人性和随意性特征。在这两个层面中,学界更倾向于把后者作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专门界定,即从传播媒介(互联网)、批评主体(网友大众)、批评对象(网络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划定了网络文学批评的边界。

而在电影研究领域,学界对于“网络影评”的界定则指“那些在网络上原创的电影评论,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影评”[4]。很显然,网络影评强调其发表载体是网络,而批评对象则不局限于网络影视作品,而是可以包括传统影视,这是网络影视批评区别于文学批评之处——因为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可以完全依赖文学网站来实现,而影视作品则往往不能依靠网络或电子技术单独完成,其传播也有其他途径。但以网络为载体的影视批评,无疑在传播手段、批评主体和批评形式方面都有其共性。网络音乐和网络美术领域的情况,与网络影视批评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的制作生产往往不依赖于网络,但网络却是其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对这些作品的批评也多见于网络上。因此,网络影视、网络美术和音乐等艺术,更强调网络在作品传播和批评传播中的核心作用。

在参照各文艺门类对于网络文艺批评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网络文艺批评做出总体性的描述:广义的网络文艺批评,泛指针对网络上的文艺作品的批评或者发表于网络上的文艺批评。其批评对象既可能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文艺作品(如网络文学),也可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文艺作品(如文学、影视、绘画、音乐等首创不一定是在互联网上,但网络是其重要传播媒介的文艺形态);其发表和传播的途径不仅限于互联网,还有期刊、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其批评者也不仅限于普通网民,而还包括专家学者和知名批评家。狭义的网络文艺批评,则特指以互联网为媒介载体,以网民为批评主体,以依托互联网进行制作和传播的文艺作品为对象的文艺批评。鉴于网络文艺本身的多元性和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我们对网络文艺批评的考察,应该采取宽泛广义的理解,同时也尽可能兼顾狭义层面网络文艺批评的特殊性。

网络文艺批评是随着网络文艺的诞生和发展而一路走来的,网络文艺的诞生发展又因门类的不同而有快有慢。在中国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特征最为典型的网络文艺门类当属网络文学。因此我们考察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轨迹,主要以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参照坐标。以网络文学批评为主线,以其他形式的网络文艺批评为补充,可以把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此段时期大约为19982000年。1998年前后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萌芽期,也是网络文学批评的萌芽期。1997年底,美籍华人朱威廉创建了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榕树下”网站。“榕树下”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文学网站,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推动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许多知名的网络作家。1998年台湾作家蔡智恒(痞子蔡)在BBS上发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取得了巨大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关注。1999年,“红袖添香”网站创立,该网站以女性文学为特色,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

1999年前后,“榕树下”网站刊发了大量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文章,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络文学批评家如吴过、邢育森、张远山等都在此时崭露头角。但此时的网络文学批评尚不成熟,一方面因为当时的互联网尚未普及,网络文学也是新兴事物,所以网民大众的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此时的网络文学批评尚未形成自觉意识,批评只局限于有限的几部焦点作品,并且以经验式、随感式为主,理论深度、互动性以及影响力都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发展期。此段时期大约为20012005年。自2001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发展成熟,网络文学迎来了新局面。起点中文网、潇湘书院、幻剑书盟、小说阅读网等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创立。此时的文学网站已经开始与网络作家签约以及制定写作收益机制,探索网络文学的市场化道路。网站不仅为每部作品开辟了专门的评论区域,关于网络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的研讨会也开始出现。

此时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既有宁财神、邢育森等网络文学作家,也有传统作家与文学批评家以及高校学术界的研究者。更重要的是,读者大众已经踊跃参与到了网络文学作品的探讨中,成为了网络文学批评最具影响的力量。网络文学批评的自觉意识也在这段时间内建立起来,除了传统的即兴评点之外,人们开始从网络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其对文学生产与接受的深刻影响,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渐成为一股能够影响阅读和创作的重要力量。

此外在2005年前后,其他网络文艺形式也逐渐登上互联网舞台。2005年底,胡戈发布了其创作的短篇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视频以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为蓝本,通过剪辑、戏仿、拼接以及台词配音等,讲述了娱乐城员工与经理之间工资纠纷引发的一个故事。该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其点击和下载量甚至远远高于电影《无极》本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网络影视创作的代表,对它的评价和跟帖引发了网络影视批评的新浪潮;它本身又是带有戏仿和吐槽色彩的影视批评。中国创立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视频平台“土豆网”也在2005年问世,该网站不仅展示网络原创视频,还能够分享和传播其他非网络原创的视频资源,并且支持跟帖评价。同年“豆瓣”网因为“爱看电影”小组的迅猛发展,开通了豆瓣·电影专类。这些网络影视创作和视频网站推进了网络影视批评的发展,网络文艺批评逐渐走向多元。

(三)繁荣期。此段时期大约为2006年至今。2006年以来,互联网得到了更大普及。除电脑之外,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手机、MP4、电子书等各种智能终端均实现了网络连接,而且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也具有资源的评论、分享、转发功能。这些都为网络文艺的传播和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特别是最近几年内,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优酷、爱奇艺、百度、QQ等视频网站均拥有大量的影视资源,可供网友付费点播、下载和在线评价。百度、糯米、美团及各大影城的在线网站还提供电影的网上售票服务,而在一部影片下方的评价和口碑等,也直接影响着影片的票房。此外,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在诸多网络直播平台上有了实时展示的空间。跟帖、弹幕、打赏等网友互动形式,使文艺批评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此时的网络文艺批评已经趋于成熟,呈现出多元繁荣的局面。网络文艺批评话语权已经不在作家和专家学者的掌握之中,网民大众的自由声音真正把网络文艺批评变成了一场群语喧哗。大众性、自发性、多元性、娱乐性便是当下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现状。

 

二、网络文艺批评的主要问题

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内,网络文艺批评便经过了萌芽、发展和繁荣。这一过程首先离不开网络科技和消费文化的推动,但同时也反映出网民大众文艺参与和批评意识的自觉。可以说,科技进步和大众文艺诉求分别从客观和主观方面为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时至今日,网络文艺批评呈现出繁荣态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其主要特征决定的。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艺批评容易陷入“个人化”的藩篱和极端。网络文艺批评的一个优势在于其“自发—交互性”,指批评真正变成了人人都能够参与并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其对于作者和读者产生的巨大交互性影响也表明,网络文艺的话语权重心偏向于网民大众而不是专家学者和文化精英。网络文艺批评的大众性、自由性、自发性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却也容易导致批评的个人化。批评的个人化不等同于个性化,理想的文艺批评应该既从批评家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角度出发,体现出批评的个性,同时又能够超出“小我”的局限,对于作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析,否则批评便成为了仅从个人好恶出发的“偏见”。一方面,网络文艺本身的庞大与驳杂已经超过了传统文艺,而且还在随着网络时代大潮而不断膨胀,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艺术世界的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评价,更显得既有必要又有难度。另一方面,网民大众作为网络文艺批评的承担者,大多并不具有文艺批评的专业知识储备,甚至并不具备足够的一般文化知识储备,他们的批评往往不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仅仅是为了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正因如此,网络文艺批评中缺少实质内涵、仅为表达情感和态度的简短评论比比皆是,有的评论甚至带有诸多情绪化的谩骂性词语。这类批评话语在网络文艺批评中是十分常见的,这是对网络文艺环境比较熟悉的网友都深有体会的一点。总之,知识基础和理性精神的缺乏,使网络文艺批评容易陷入纯粹个人化的偏见和情绪发泄之中,成为一种极端和任性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其严肃性和有效性。

其次,网络文艺批评容易陷入“碎片化”的迷局和虚空。“碎片化”(Fragmentation),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这一概念是西方理论家如福柯、利奥塔、詹姆逊等人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总结的一个关键词,指后现代社会中,历史、时间以及人类的主体性等范畴表现出的断裂的、零散的、破碎的存在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碎片化”又被引入传播理论中,信息传播与大众阅读的“碎片化”以及写作的“碎片化”成为了网络媒介时代的重要特征与趋势。其中,信息传播与大众阅读的“碎片化”指不同大众群体摄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如电视、报纸、收音机、网络),阅读习惯也不同(通过标题、栏目或版面选取信息,简要略读或者详细阅读);写作的“碎片化”指通过醒目的标题、关键词和简练的表达将文章拼凑出来,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微博与微信便可看作碎片化写作的典型代表。

可以说,“碎片化”传播理论很好地应对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碎片化社会分层以及碎片化时间,而其学理根源则应该追溯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的“碎片化”概念。“碎片化”正是这样从形式到本质上对应着以后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网络时代,在此意义上,它既是网络时代的一个主要特点,也反映出网络时代的一个核心问题。网络文艺批评作为对于网络文艺的评判言说,同样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点。一方面,网络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开放性的自由环境,这个虚拟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放大,也是一种躲避现实的虚幻倒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特征都在网络文艺实践及其批评中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网络传媒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一些从形式上鼓励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手段更加推进了网络文艺批评“碎片化”的步伐。于是我们既能够看到“好”、“感动”、“精彩”、“喜欢”、“鄙视”等只言片语的评价,也能够看到各种纯粹的表情符号作为评论,而这些最简约的批评形式都是主体碎片化的经验表现。虽然中国古代诗文评点中也有类似的碎片形式,“妙”、“活写”、“如画”等的简约表述也十分常见,但这些“碎片式”话语是镶嵌于评点者连续完整的批评体系之中的点睛妙笔,与网络文艺批评中匿名网友的评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网络文艺批评的“碎片化”既是一种存在形式,也反映着严肃的问题,即评价主体无暇、无意及无法表达自我的尴尬,而这背后透露出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特有的孤独、零散和断裂的主体存在状态。这种碎片化的批评也造成了主体之间的“区隔”:大量破碎的批评话语是无意义的,散落于个人网络文艺兴趣爱好的每个角落,形成了批评者自我封闭的囹圄,将其与他人和外部世界区隔开来。归根结底,这种批评特征与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关,而网络又进一步强化了快节奏、感官性、物质性的现代生活。但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海德格尔有个著名的观点——语言是存在之家。在此意义上,网络文艺批评的“碎片化”特征在顺应网民大众现代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的同时,还可能透露出批评者存在的焦虑和表达的绝望。

第三,网络文艺批评的个人化和碎片化,都导致了批评的“肤浅化”。网络文艺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势必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以满足大众感官愉悦为首要目的,因此其本身的无深度甚至“无节操”已经是一个学界公认的特征。网络文艺批评同样是一种大众文化,而其主体较之于网络文艺作者而言往往更加草根化和平民化。网络文艺批评对于他们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趣味,不是为了经济诱惑,不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仅仅是其自娱自乐的手段。这样一来,批评话语的个人化和形式的碎片化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批评效果来看,它们所导致的批评的“肤浅化”实际上是其更为根本和严重的问题。所谓“肤浅”,即不够深入及里,究其原因则在于不依“理”,也就是缺乏理论方法和理性精神。

首先说理论方法。除了专业性较强的网络绘画、摄影等艺术批评之外,我们看到的大多网络文艺的欣赏和评价都没有太高的门槛,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网民对于这些网络艺术的批评并不需要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方法作为指导,他们可以从个人经验、情感倾向、感官喜好上对文艺作品表明态度。例如对于《来自星星的你》、《太子妃升职记》、《太阳的后裔》等网络热播剧,许多网友的批评和审美,仅仅是针对男女主角的外形和着装,而绝少涉及作品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在诸多浮泛的“颜值审美”和感性批评背后,透出的是理论知识和思想的空洞。这里所说的理论方法,并非特指学术意义上的专业方法,如文艺学、美学方法,或影视艺术技法等,而是一种自觉的理论立场和理论意识。它可能来自各个学科,但都能够把观众和批评者带出审美对象之外,对其进行分析的、沉思的科学评价,如同布莱希特所谓的“间离效应”, 而不是简单地将个人态度和审美直觉化为批评话语。

再就是理性精神问题。批评者应该有其主观判断和价值立场,但更需要理性精神作为内在的支撑。理性精神的实质首先是自我的启蒙,借用康德的观点,即能够摆脱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由别人引导便能够独立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思考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和客观判断的能力是网络文艺批评所缺乏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网络文艺批评虽然看似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批评者既容易陷入纯粹个人喜好的感性判断,更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商业炒作、他人观点所左右,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人云亦云的判断,缺少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反思。例如,网友对“抗日神剧”的批评,调侃和讽刺了作品中荒诞离奇的情节,如刀枪不入、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子弹拐弯等等。这种批评无疑是有益的,但同样也是缺乏理性精神的,因为网友的批评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情节是否合情合理,因此越是荒诞夸张的剧情反而越容易被炒热。相比之下,对于抗日神剧背后反映出的大众文化的模式化、历史真实性、民族主义、战争的悲剧性等更为严肃和深刻的问题,却少有人提及。总之,无论是个人化的审美判断、情绪发泄的谩骂,还是被舆论和他人意见所左右的情感批评,都是自觉成熟的理性精神的缺乏所致,这使得网络文艺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对文艺作品的干预和对话,而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再生产。

 

三、余 论

以上我们对网络文艺批评做了初步界定,并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文艺批评至今没有、也没有必要做出一个一成不变的严格界定。我们应当抓住网络传播、网民大众参与这两个基本特点,本着宽泛自由的原则对其进行宏观把握。此外,我们对网络文艺批评主要问题的梳理远没有穷尽,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发掘探讨。在网络文艺批评之中,当然也不乏超越了个人化立场、碎片化表达以及肤浅化意义的精彩批评。然而与网络文艺批评的优秀代表相比,那些带有问题的批评话语更是普遍的和一般的存在,它们像巨大的分母,把网络文艺批评中具有价值的声音淹没于喧嚣纷杂的浩瀚烟海之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艺批评还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形态和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亟需对这一影响日渐扩大的文艺批评领域进行足够的关照与思考,这不仅关乎到文艺本身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其难以估量的社会效果。自先秦以及古希腊时代起,从社会现实功用的角度出发展开文艺批评一直是中西批评家最为重视的问题。孔子认为《诗经》“思无邪”,柏拉图提出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可文艺的真实性和净化功能,乃至马克思对文艺现实主义原则的肯定,都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这种批评传统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遭到了读者反应批评和解构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文本接受的自由和意义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批评的新追求。网络文艺批评对应着具有后现代文化特征的网络文艺实践,更加把这种对于意义的忽视推向了极致——并不是有意地解构和颠覆作品的社会价值,而是本来便无心关注社会价值这一维度的问题。网络文艺批评的个人化使批评陷入了“自我”之中无法自拔,而其娱乐化倾向又使批评沉迷于讽刺和调侃带来的快感之中。可以说,网络文艺批评在自言自语或娱乐狂欢中回避着社会现实关怀,在消解批评对象的同时解构了批评自身。因此,对于网络文艺批评的现状与未来,我们一方面应当保持乐观与宽容,肯定其优势和积极意义;同时更应保持清醒,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约束和引导,使其在推动文艺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加健康积极的作用。

 

注释

[1] 参见曹成竹:《网络文艺批评特征简析》,《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曹成竹:《网络文艺批评类型探析》,《百家评论》,2015年第3期。

[2] 《网络文学词典》,欧阳友权主编,世纪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41页。

[3] 《网络文学概论》,欧阳友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4] 李建强等:《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发布人:安宝颖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