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汶成]“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汶成  
转载自 文艺研究 2005年第11期
生态问题是事关人类存亡的全局性问题,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必将导致生态理论的勃兴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崭新的历史语境中,如何发展率先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理论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成为美学、文艺学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学术职责和历史使命。正是为了更有效地履行这一学术职责和历史使命,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日前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以及英国、挪威、芬兰、荷兰、韩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就与会者在会议上发表的学术成果看,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议题:
第一,中国当下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研究态势。这方面的议题关涉到中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研究的现实动向和未来发展。比较集中的意见认为中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在资源开掘和理论建构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论者强调讲生态文艺不可忘记生态文艺自身的生态,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精神生态所具有的意义。有的论者提出了自然感性的概念,主张生态美学应该重建人的自然感性,以自然感性对抗欲望感性。还有论者高度评价了美学的生态学转向,认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导致“世界的祛魅”,后现代的生态学思想导致“世界的复魅”,与此相应,审美活动不再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感性认识活动,而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平等的相互交流。还有不少论者追问和质疑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的理论基础,有的认为既然古典主义的神圣自然观已趋解体和过时,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到底如何寻求,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有的则主张生态美学应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有的则主张以现代的主体间性哲学取代传统的主体性哲学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有的虽然承认生态美学的提出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认为从生态主义的观念和方法难于直接导引出生态美学的建构。
第二,西方的生态批评与环境美学。从理论资源上看,西方的生态理论、生态批评无疑是中国生态美学的直接来源,如何借鉴和吸取西方的相关理论及其最新成果,一直是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中的重要课题。例如,有论者阐述了西方的深生态学运动在全球绿色政治中的合理性及其限度问题,认为深生态学运动所要求和推动的普遍主义实践一旦延伸到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相异的那部分世界,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因而必须加以美学和文学的转换之后,才能为我所用。还有论者讨论了西方生态文学中新近出现的所谓“放弃的美学”,即放弃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与自然的疏离感,赋予非人类世界以主体性,认为这种美学理论的彰显预示着未来人类以生态为中心的生存状态的可能性。还有论者通过对西方生态批评的特定生成语境的分析,指出中国当代生态批评不应对此盲目照搬,要致力于发展自身的特色。还有论者评介了从西方生态批评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生态—156—学,认为文学生态学侧重于文学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研究,意味着文学批评理论对实体存在的再反思,是一种具有实在意义的理论建构。还有论者专题探讨了西方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并揭示其理论意义在于,生态和女性运动结合也可以构成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新视角。
第三,东方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与西方当代的生态文化不谋而合。率先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理应具有中国特色,要大力发掘和汲取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得到与会者的关注的是老庄的自然论思想,有的侧重于老子,认为庄子极端反文明只能是在文明过盛时的一种浪漫幻想,而老子学说介乎儒家文明与庄学反文明之间,是纠正西方以人的主体戕害自然的大智慧;有的侧重庄子,认为庄子的“物我为一”、“勿以人灭天”等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经过现代性阐释,可以成为当代生态运动的文化基础;有的通过比较,指出以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生态智慧与西方深层生态学有着许多共同点,双方应该展开积极对话;还有外国学者通过虚构的挪威渔人与老庄之间的对话,证实老庄哲学的确是一种朴素的智慧,对现代人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是切中肯綮的启示。关于儒家的生态智慧,不少与会专家也进行了深入的解说,主要涉及到原始儒家的“天人合一”、“生生之道”、“敬畏天命”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精神以及《易经》的诗性智慧。论者认为儒家思想中潜在的这些生态智慧与道家不同,更侧重于社会生态的平衡和稳定,对其进行合理的阐发不仅具有世界性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也具有积极可行的借鉴作用。学者论及一些中古佛学美学的生态智慧,认为佛教的缘起观、般若观等为中国儒道心性美学注入新的理蕴,使中国美学别具空灵制衡的生态学韵律。此外,中国儒释道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还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典的艺术精神之中。不少论者从解读具体的艺术作品(山水田园诗、山水花鸟画、园林建筑等)入手,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指出中国古代的诗人、艺术家始终围绕着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存这个主轴,创造了无数优美的意境,真正体现了“诗意栖居”的追求,也是生态美学观的富有诗意的表达。还有论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文论和小说时提出了“绿色文论”、“绿色小说”的概念,论证了《文心雕龙》是中国绿色文论的发端,《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小说。
第四,与会者提供了许多生态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有论者就生态美学的学科性质提出意见,认为生态美学不是一个新的美学学科,而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它包含当代人的生态本性观、新的生态人文精神以及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等一系列崭新内容。也有论者论述了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问题,认为“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未必对立,还是要回到马克思的立场上来,即寻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还有论者就“自然的人化”而提出“人的自然化”,即指在社会实践中人真正将一切自然物种的尺度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尺度,从而回归自然并按照自然的规律对待和利用自然的过程,新实践美学应该把“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统一起来,以促进生态平衡,建立和谐社会。还有论者通过对生态美学对象的研究,进而指出生态美学的基本美学法则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自然社会文化的发展美和社会生态的多样统一美。还有的构筑了人本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从审美活动的“节律感应”出发,不仅美的本体存在和意蕴生成,而且美感的发生机制和功能特性及其具体内涵,都可以得到彰显。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和对话,这次研讨会至少在以下几点上达成共识:一是当代生态美学观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二是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发展必须走古今中外对话交流之路;三是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因此这次会议标举的主题词就是“走向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结合,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也许,这次会议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使这一宏大的主题更加凸显,并将吸引更多的中外学者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05-11-24 14:58:42.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