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程相占

 

摘要: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指中国学者在参与国际生态美学构建的过程中运用中文所生产的学术话语,其四个关键词分别是生态文明、生生本体、生态存在、生态审美。这些关键词都是西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所没有的,其逻辑关系构成了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大致轮廓。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组建生态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高度警惕并彻底摈弃阿Q式学术心态;不断反思美学观以聚焦审美问题。概括提炼国际生态美学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绝不是为了强调中国生态美学的民族性或本土性, 而是为了倡导中国美学的创造性和世界性。

关键词:生态美学; 中国话语; 生态文明; 生生本体; 生态存在; 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 8860(2016)03 0035 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审美的基本要点与生态审美教育研究” ( 13AZW004) 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美学与美学的改造” ( 11JJD750014) 的阶段性成果。

Chinese Discourse for Ecological Aesthetics

CHENG Xiang-zhan

Abstract: Chinese discourse for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fers to the academic discourse us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when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four key words a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bodyecological existence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These key words are absent in the wester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and their logical relationship has constituted the general contours of Chinese discourse for ecological aesthetic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the Chinese discourse must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for ecological aesthetic studies; highly alert attitude and complete abandoning of the academic style with“Ah Q”mentality; constant reflection upon aesthetics to focus on aesthetic issues The generaliza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for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not to emphasize the national property or local property of Chinese ecological aestheticsbut to promote the creativity and cosmopolitan nature of Chinese aesthetics

Key Words: ecological aesthetics; Chinese discour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body; ecological existence; ecological aesthetics

 

引言: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什么?

在国际视野中反思新世纪中国美学的作为与贡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亮点。这是因为中国学者一直坚信生态美学是自己的“首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情、气魄和能力,在相对缺少西方学术 参照的情况下,基本上完全依靠自己的学术努 力初步论证了生态美学的大致轮廓。随着对于西方环境美学了解的日渐深入,中国学者坚持辨析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在大体了解西方生态美学之后,又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发展理念,创造出了颇具深度和广度的中国生态美学。简言之,“中国生态美学”这个术语既可以用来回应“西方环境美学”——它是一种不同于“环境美学”的“生态美学”;可以用来回应“西方生态美学”——它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美学”的“中国美学”。这就意味着,“生态美学”这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了颇具规模的“中国话语”——这是新世纪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的一项贡献。

中国生态美学在新世纪的15年发展历程中生产了数量颇为可观的文献,这些文献整体地描绘了中国生态美学的基本面貌,本文尝试着做出如下概括: 中国生态美学自觉地从生态文明视野出发来进行理论构建,自觉地将生态美学构建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杀生”倾向及其背后隐含的本体论预设,将“生生之道”视为宇宙万物之本体。中国生态美学认为人类物种是生态圈中的普通成员之一,其存在是依赖于生态圈其他成员的“生态生存”;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层面都渗透着审美因素,因此人类物种可以被称为“审美物种”,其审美应该是基于其生态生存的“生态审美”;生态审美即“生态审美欣赏”的简称,其欣赏对象既可以是环境美学所侧重研究的各种环境及其所包含的各种事物(这是它与西方环境美学的重交集),也可以是当代生态运动中涌现的各种生态艺术诸如生态文学、生态绘画与生态影视等( 这是它与艺术美学的交);以“审美能力—审美可供性—审美体验”三元美学模式为框架而构建的生态美学可以更加有力地解释已然兴起的生态审美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生态美”概念的偏颇而走向“生态审美”。

上述概括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关键词(即生态文明、生生本体、生态存在、生态审美) 初步回答了“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什么”这个问题。概括国际生态美学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中国话语,绝不是为了强调中国生态美学的民族性或本土性,而是为了倡导中国生态美学的创造性和世界性。

.为何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基本区别在于,人类活动一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构建生态美学这种学术活动或知识生产活动也不例外。那么,构建生态美学中国话语的理论动机是什么呢? 这就是摆脱对于西方美学的依附而独立创新。

20世纪初期大规模引进西方美学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美学的主导倾向是引进西方美学、在西方美学理论的观照下重构中国美学史。一句话,如果没有西方美学就不会有中国美学,不会有中国美学史研究。对于西方美学的长期 依附造成的理论后果就是学术的“失语症”——不模仿西方美学话语就无法言说。其症结正在于我们身为中国学者却没有创造出中国美学话语可供表达。中国文论的“失语症”问题所反映的其实是中国学者的创造乏力,乃至创造无力。尽管我们的美学研究队伍极其庞大,各种各样的项目层出不穷,数量庞大的著述铺天盖地,但是,我们向国际美学界贡献的独特关键词是什么? 这些关键词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美学共同体的普遍采用?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性的,那么,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就大打折扣。

正是出于对上述境况的回应,从李欣复 1994 年发表《论生态美学》直到笔者于2009年发表《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者20多年前就开始了积极回应——力争独创。以西方生态美学为参照,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特之处和理论实绩在于如下几方面:

1.自觉地联系生态文明来构建生态美学,将生态美学构建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客观地说,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之前,学术界就已经明确地将生态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比如,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于20058月主办了“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人与自然: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曾繁仁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当代生态美学观与文学观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是一种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有机统一”。序言还特别提出,这次会议的主题词是“走向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结合,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1(PP556557)。经过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的大力倡导,我国的生态美学建设更加自觉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了,相关论著不断涌现。所以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为目标, 是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首要特色。

2自觉地为生态美学构建寻找本体论基础。生态美学研究者从独特的文化哲学模型出发,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杀生”倾向、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大量“文弊”[2]及其背后隐含的本体论预设,根据当代生态科学与生态哲学提炼出了生态美学的“生生本体论”。

为生态美学寻找一个哲学本体论,是生态美学理论自身的需要。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理论思考,需要追问终极问题,诸如世界的根源、价值的本源。不同于人类历史上“轴心时代”的哲学探索,生态美学对于终极问题的追问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动机: 切实回应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所谓生态危机是指地球生态圈孕育生命、适合生命存活的平衡状态,被工业革命以来过度剧烈的人类活动所干扰、所打破,其表征之一就是空前加速的物种灭绝,以及严重危害人类物种健康生存的环境污染。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非常宏观地概括了这一过程及其后:“在所有物种中,人类最成功地掌握了生物 圈中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要素。在人类意识的黎明期,人类发现自己受到自然界的支配,他 决心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他朝着这一目的不断进取。在过去的10000年内,在力所能及 的范围内,他向自然选择发出挑战,用人类的选 择代替了自然选择。为了自己的需要,他驯化了一些动植物,对它们进行培育,并对他所厌恶的某些物种加以消灭。他轻蔑地给这些不受欢 迎的物种加上‘杂草’和‘害虫’的标签,然后宣称他要尽最大努力消灭它们。在成功地以人类 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的同时,人类也减少了幸存 物种的数量。”3(P15)

汤因比所说的“过去10000年”是指人类文明从萌芽开始直到现在的整体历史。更精确地说,人类消灭其他物种、极大地加速物种灭绝的时段是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物种灭绝”不仅仅是其他物种的命运,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它也是人类的命运。由自然力量导致的物种灭绝如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导致的恐龙灭绝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天灾,但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发展所导致的“物种灭绝”则无异于“种族屠杀”,也就是“杀生”。生态美学强烈批判这种杀生活动,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生生”理念。生生理念可以用生态学的话语来解释——地球生态圈孕育了生命并承载着生命,用中国古代哲学话语来解释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辞传》) ,“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传》)——天地间有一种神秘、神奇的自然力量,正是它化育了万物、养育了万物,它就是中国哲学所推崇的“生生之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笔者以这种思路和观念为基础而构建了“生生美学”,笔者的生态美学构建就是在“生生美学”框架中进行的,所以可以称为生态美学的“生生论立场”,以区别于生态美学的其他学术立场,比如“生态存在论立场”。

3根据生态科学、深层生态学以及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明确提出人的存在是一种“生态存在”[4(PP111142) ,其审美应该是基于其生态存在伦理意识的“生态审美”。

生态美学最终必然是一种关于人的理论,对于人的存在本性的阐明是生态美学无法回避的前提性问题。人是什么? 这是包括哲学与美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的永恒主题。早在主体性、现代性初步展开的现代时期,康德就曾经尖锐批评过如下观念:通过理性与万物拉开距离、 并在理性中建构与世界关系。康德这样尖刻地嘲讽道:“当我们看到人类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我们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某种厌恶之情; 而且尽管在个别人的身上随处都闪烁着智慧,可是我们却发现,就其全体而论,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愚蠢、幼稚的虚荣、甚至还往往是由幼稚的罪恶和毁灭欲所交织而成的;从而我们始终也弄不明白,对于我们这个如此以优越而自诩的物种,我们自己究竟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一种概念。”5(P2)生态学用无可辩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只不过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这个物种借助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而高居物种金字塔顶端。但必须看到,人类必须依赖其他物种才能生存,而其他很多物种没有人类则会生存得更好。海德格尔所揭示的“在—世—中”(being-in-the-world)结构表明:人无法脱离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世界不是人的认识对象,而是人的生存的母体。西方学者之所以将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与深层生态学联系起来,就是因为他所揭示的生存结构符合生态科学的结论,可以视为生态学的哲学版,或相当于科学的生态学而言称为“哲学的生态学”。无论科学的生态学还是哲学的生态学,都不像物理学那样是价值中立的,而是隐含着特定的价值导向:人“应该”尊重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和其他成员,把自己视为态圈中的普通成员之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生态存在”不仅仅是一种“事实描述”,而且是一种包含生态伦理意识“价值判断”——它具有本体论(存在论、实然) 与伦理学(价值论、应然)相统一的特点。

4自觉地提炼具有独创性的美学关键词。生态美学是“美学”而不是“生态学”,创造生态美学所独有的美学关键词,必然、也必须是生态美学构建的枢纽工程。“生态审美”正是这样的一个关键词。

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层面都渗透着审美因素,因此人类这一物种可以被称为“审美物种”。人类的审美意识萌发得很早,审美活动对于其他任何活动都有着重大影响,比如,“审美经济”这个概念就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审美因素,有学者甚至提出: “基于实用的大审美价值链的创造,正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新的经济运行的主动力。”6]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生态意识觉醒之前,人类的许多审美活动都有着强烈的“反生态倾向”,比如,传统的“风景美学”将优美的自然风景视为美丽的图画,使得“自然美”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被纳入房地产开发的资本逻辑之中,从而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自然美”概念经常扮演着破坏自然的帮凶这个反面角色。再比如,传统的包装设计美学所追求的审美趣味是“大气”、“豪华”、“高档”等,这种设计美学促成了极其常见的过度包装现象,在大量浪费自然资源的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是一种更加典型的“反生态审美”。有鉴于此,生态美学将“生态审美”视为关键词,认为人类必须自觉地反思传统审美活动所造成的累累恶果,必须反思并努力克服传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偏好,倡导审美活动必须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坚持审美活动应该符合生态价值准则。一句话,当审美需要与生态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自觉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上面提到四个关键词,即生态文明、生生本体、生态存在、生态审美等,初步构成了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大致轮廓,或者说一个侧面剪影。这些关键词都是西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所没有的,从而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的创造。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增强。面对这种国际化趋势,任何人都不能回避,只能回应——这就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与其他人文学科诸如各种史学相比,美学的国际化程度无疑更高一些。我们必须回答中国生态美学话语如何回应美学的国际化趋势。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此愿意重审如下论断:构建生态美学的学术准则是“全球共 同问题,国际通行话语”。这条准则一方面隐含着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另外一方面隐含着建立学术自信的途径和标准: 能够从生态美学角度回应全球共同问题,能够采用国际通行话语来著书立说,能够解决国际一流学者尚未解决或尚未意识到的重要学术问题。[7这个论断其实已经过度到了本文下面所要讨论的问题:如何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二、如何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在论述“中国生态美学的未来发展策略与方向”这个问题时,笔者曾经提出过如下三点: 第一、更充分借鉴并吸收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成果;第二、更自觉地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第三、更理性地实现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生态转化。[8]这三点固然也可以回答本文这里所提出的问题,但目前看来,已经需要根据本文的语境和主题来进一步推敲。笔者这里的回答是如下三点:组建生态美学研究国际学术共同体;高度警惕并彻底摒弃阿 Q 式学术心态; 不断反思美学观以聚焦审美问题。

1.组建生态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

我国的“同事”一词通常指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人,但西方学者通常把一起参加学术研讨的代表统称为“同事” (colleague) ,可以理解为“一同做事的人”。这种意义上的“同事”所组成的单位就是“共同体”。普及的因特网与极其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都有助于我们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学者联络到一起,组建具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比较密切的讨论与交流,形成共同关心的论题、共同努力来解答。这样的治学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闭塞、闭门造车,而且最大限度地促使研究者追踪国际前沿,乃至引领国际前沿,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准。生态美学是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不少国际学者都在试图将之推向成熟。我们应该自觉地加入这样的学术共同体之中。必须冷静地承认,美学是一门原产于西方的人文学科,当代西方一流美学学者所遵循的学术传统、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实际上取得的学术成果,都有遥遥领先于国内学者的地方。这一现实使得我们更有必要自觉地组建生态美学研 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

2.高度警惕并彻底摈弃阿Q式学术心态

是否愿意承认与西方美学的差距是一个学术心态问题。中国学者必须高度警惕并努力摈弃的另外一种学术心态可以称为“阿Q式学术心态”。鲁迅《阿Q正传》的主角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你算是什么东西!”不少国内学者经常有意、无意地表露出这样的口吻,每当他们批判某位当代西方美学家的时候,往往采用如下惯常的表达式:“我国某某先哲在某某时候早就指出过某某,这比西方学者要早某某年,并且比西方学者更加深刻、全面。”比如,当批判美国当代学者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的时候,有人就会说他远远没有达到道家身体美学身心合一的深度;当批判加拿大当代学者卡尔森的环境美学的时候,又有人会说他远远不及道家的自然审美思想深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学术话语,难道不正是阿Q那句口头禅的学术版吗?! 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批评当代西方学者,到底是在批评他们,还是在赞扬他们? 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继承、发扬或“转换”中国传统思想,到底是先哲的忠诚传承者还是不肖子孙?

非常意味深长的是,在讨论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论题,即“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现代转化”。二者的联系是,通过转化( 或转换)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来救治当代中国学人的“失语症”。冷静地想一想, 这种论题难道不是另外一种“失语症”吗?唯一的区别是,前一种失语症所说的是,不说西方的话就不会说话;而后一种失语症所说的则是,不说中国古人的话就不会说话。一句话:要么学西方人说话,要么学中国古人说话,唯独就是不会自己说话。笔者无意在此重温这些讨论,这里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如何在构建生态美学的过程中,更理智而不是单凭热情、更健康而不是自恋地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资源,目的是创建能够在当今生态美学国际学术共同体之中独树一帜的中国话语——如果我们不能创建当代中国话语,我们就永远无法摆脱“失语症”那可怜、可悲的学术命运。

3.不断反思美学观以聚焦审美问题

毫无疑问,生态美学毕竟、也必须是美学。在构建生态美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进程应该是:美学是什么? 生态美学是什么? 生态美学要解决的审美问题是什么? 中国美学界不乏各种各样的学术争论,但笔者深切地感觉到,很多论证之所以会发生,根本原因不在于论争双方的具体观点有什么不同,而在于论争双方的美学观不同,也就是缺乏对于“美学是什么”这个前提问题的明确界定。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谓的“美学大讨论”。顾名思义,“美学大讨论”的讨论对象应该是“美学”而不是其他,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时参与大讨论的各方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即“美的本质”,围绕对于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所谓的“四派”。今天看来,这场大讨论的前提即“美学观”就非常成问题——各方都隐含地预设了“美学即关于美的学问”这个望文生义式的理论前提。时过境迁,今天的学术氛围远非当年可比,但我们仍然要冷静地看到,不少学者依然习惯于撇开美学观去争论美学问题,以至于我们的美学讨论很难深入展开。有鉴于此,生态美学在构建其理论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追问“美学是什么”这个前提问题,以便更加清醒地提出并解决那些传统美学尚未触及的审美问题,从而在美学共同体中彰显自己独特的理论价值与理论位置。

结语:超越中文的生态美学中国话语如何可能?

本文的标题中的关键词“中国话语”翻译 成英文是Chinese Discourse,这个表达会出现歧义:到底是“中国话语”还是“中文话语”?这个语言现象无意之中给中国生态美学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中文话语,创造中国话语。

这是因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主要是汉语写作,这种工作语言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范围十分有限,绝大部分没有进入国际美学共同体的学术视野,因此基本上没有产生太多的国际影响。具体到笔者本人而言,大部分生态美学论文都是发表在国内的汉语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英文论文为数不多。因此,如何打破中国生态美学话语在中国学术界“自产自销”的局面,乃是隐含在本文背后的一个致命问题——这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构建的中国生态美学话语多么高深、多么精妙,如果它仅仅局限于“中国话语”而不是“国际话语”,那么,它的国际价值就必然大打折扣。

2010年我国成功主办了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之后,中国美学引起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何在”成为我们反思新世纪中国美学时无法回避的话题。我们这里反思、总结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一个侧面,就是对于这个话题的一种初步回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但愿中国生态美学目前所积的“跬步”是脚踏实地的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美学,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构建生态美学的 “千里之行”中。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程相占.从“文弊”概念看“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2)

3][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马小军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曾繁仁.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

6]张宇,张坤.大审美经济正悄然崛起[N光明日报,20050510

7]程相占.生态美学构建与学术自信之建立[J艺理论研究,2015(1)

8]程相占.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方向展望[J求是学刊,2015(1)

 

源发刊物: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