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平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该文原载于《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仪平策整理
20 世纪中期以来, 随着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显露, 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焦虑中心。人类的生态自觉日渐成熟并将其逐步贯彻于经济社会活动之中, 人类文明开始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在这个背景中, 继海外学者陆续开展了“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环境美学”等学术活动之后, 如年代的中国学者也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概念。自此, 生态美学观、生态文学观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逐渐兴盛的“ 显学” , 在中国学术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将这一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使之更好地促进美学、文艺学同当代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 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年月一刀日, 在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山东省青岛市,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唠山康成书院、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召开了“ 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英国、芬兰、荷兰、娜威、韩国、日本以及中国两岸三地共多位海内外与会代表, 围绕着“ 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 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热烈的争鸣和深入的讨论, 在生态美学观、文学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这是在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问题上一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对话, 是对1994以来10年间我国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研究的一次学术检阅和总结, 也将是未来时期我国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点。
一、     关于生态美学的基本理论建设, 特别是生态美学如何可能的问题, 代表们首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深入的研讨。
在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方法等问题上,曾繁仁认为, 生态美学是一种从生态维度所呈现出来的当代美学新研究、新发展、新超越、新形态。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 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复旦大学吴中杰认为, 生态美学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至少, 它应该从生态学中独立出来, 而且与传统美学有所区别。要发展生态美学,首先要调整好美学生态。在方法论上应该跳出主客观二分法的局限。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可以借鉴。鲁迅美术学院张伟认为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 生态” 的理解为前提的, “ 生态” 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 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 生态” 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 在” 的诗意的存在方式。所以, 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既不是自然科学的, 也不是认识论的, 而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上海社科院马驰认为,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之夜辙, 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上。要从学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理上研究生态美学, 就应关注人类文明的转变方式, 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加以观照。山东理工大学韩德信指出后实践美学之前的方法论争主要是主客体关系之争, 之后的关注焦点却多在主体自身。生态学的方法的引人, 强调了主体人与外在客观世界的一致性。这对于美学的研究发生了重要理论作用。
在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研究的理论根基与现实语境等问题上, 曾繁仁认为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同时吸取西方当代生态哲学的积极成果, 特别是挪威哲学家阿伦· 奈斯的“ 深层生态学” 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复旦大学朱立元认为要寻找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根基, 指出当代中国美学寻求突破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超越认识论, 走向存在论。生态美学在面对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高最终目标的。所以, 生态美学寻找存在论的哲学基础, 是必然的。山东大学周来祥认为生态主义提出的自然生物整体论、生态平衡论、生物发展动态和谐论, 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也启示了生态美学的发展, 但生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难于直接导引出生态美学的建构。不过因此而拒绝生态美学也不科学。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论述的是不同神学家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涉及生态问题认为莫尔特曼的理论兴趣在于从生态问题展开神学批判, 而特雷西反而将“ 后现代性” 视为当代神学的“ 可用” 资源, “ 生态运动” 则被他看作“ 后现代性” 对我们的一种赠予。这两种神学思路可给生态美学建设以启发。山东大学仪平策认为对于生态美学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的当代文化课题, 理论界决不应忽视它的民族性特征, 因为生态美学以人与世界自然、社会、自我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对象, 而“ 人” 及其“ 文化身份” 总是特殊的、有差异的, 是特定民族文化中的具体的人, 这就规定了生态美学必然具有民族性特征。日本神户大学滨下昌宏认为西方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主义的失败, 导致了前现代那种崇拜自然的怀旧情绪的出现, 时代也过渡到了后现代。相应的, 随着现代的感性美学的破产, 美学在后现代的展望中重新获得意义, 生态美学的产生成为可能。
代表们对生态美学与“ 自然” 的关系, 特别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中“ 人化自然” 思想的关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山东师范大学李衍柱认为生态美学的兴起是生态危机引发的“ 绿色革命” 在美学领域的回应。但是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 还需有其学理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江西师范大学赖大仁认为通常所谓生态美学的“ 生态中心论” 与所谓实践美学的“ 人类中心论” , 二者的价值立场未必是根本对立的。还是需要回到马克思的立场上来,即寻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成都大学曾永成根据马克思实践美学中“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 的观点, 提出人本生态美学概念, 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 强调把生态系统思维与审美活动本体特性思维的有机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充分统一。深圳大学胡经之指出,现代化的实践已证明自然的人化可以创造美, 却也可以毁灭美、制造丑。面对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我们更需要重视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 这为我们的生态美学提出了难题。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认为, 解决好自然的生态问题, 解决好实践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 是应当解决好自然的生态和人的生态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求得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芬兰约恩苏大学的瑟潘马用文学化的语言展示了一个“ 能说会写的大自然” 认为这个世界越来越作为一些文本传给了我们。与此同时, 我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一种人造的环境, 我们的读写能力也跟着人工化, 但是, 即便我们在寓言之外不可能理解会说话的狮子, 我们仍然认为我们很能理解彼此讨论自然的那些话。黑龙江大学张政文认为康德在批判哲学中设定了由不可知自然、天性自然、合目的自然三个层面构成的理性自然观。这一启蒙的理性自然观最终促成了人的理性主体性在近代的全面建立。同时它也成为主体性是否应该回归自然的现代性争论和自然被置于边缘地位的生态学困惑的思想源点。
二、关于生态文学观的基本理论和功能问题,是代表们讨论较多的又一学术“ 聚焦点” 。中国社科院钱中文以“ 文学的乡愁” 为题谈了文学与人的精神生态的关系, 指出在今天的全球化的语境中,世界成了“ 地球村” 。因此文学需要乡愁, 因为乡愁提升文学。文学的乡愁, 也是美学的乡愁。苏州大学鲁枢元强调中国文学史书写要有一种自然之维文学评论仪拓年第期和生态视阑, 认为中国文学史的百年书写, 依赖的是对一种“ 现代社会发展模式” 的认同, 而文学不但是人学, 同时也应当是人类的生态学。文学史的书写应当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中南大学欧阳友权认为在网络技术视野中, 文学的存在方式基于数字技术媒介而发生了一场与传统文学大不相同的“ 生态革命” 。我们需要从价值理性和艺术变迁的双重意义上解决技术生态与文学生存、网络审美与艺术延伸的生态调适问题。暨南大学刘绍瑾用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立场, 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复古诗学进行了肯定性论述, 认为复古诗学追求一种最利于艺术创作和审美生发的生态文化机制。娜威奥斯陆大学的诺塔· 特勒通过虚构的娜威渔人和老庄也是东西方之间的对话, 用文学化叙述形式, 表达了重新发现事物的本质仁爱、同情、人道、居家过日子的简朴之乐, 以及自然而然的嬉戏之趣的题旨。还有不少代表直接运用生态文学观解读了具体的文学作品。
三、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资源, 也是代表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北京大学汤一介认为近世以来的生态危机, 不能说与西方哲学曾长期存在的“ 天人二分” 的思想没有关系,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 观则把“ 天” 、“ 人”看成是相即不离的一体。这无疑对从哲学思想上解决“ 天” 、“ 人” 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中国杜科院蒙培元认为孔子所谓“ 仁” , 其基本内容就是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孔子所谓“ 畏天命” , 根本上即要求人类应当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尊重自然, 亲近和回报自然。在现代社会, 即使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但敬畏之心不可无。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通过对《文心雕龙· 物色篇》中“ 阴阳惨舒” 说的解读论述了中国“ 绿色” 文论的起始, 认为刘姆极力说明的物色与情思的“ 交感同构” , 既非物色一般作用于人, 也非人的感情对物色的单纯反映,而是物色主要是自然景物与情思两个世界产生了神秘的“ 同构” 关系。这里已经有“ 绿色” 文论的萌芽。山东大学陈炎认为儒家的“ 仁学” 思想建立了一套“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的“ 贵人贱物” 的生态价值体系。与这种生态观念相对应, 儒家的审美观念也以“ 仁学” 为核心, 形成了一种以“ 善” 统“ 美” 的伦理本位立场。儒家学者一般都依靠“ 中庸之道” 的原则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 构筑着“ 天人合一” 的宇宙人生哲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石朝颖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大道自然观即在探讨“ 天人合一” 如何可能的问题。儒家和道家都把“ 大道” 与“ 人道” 加以结合, 然后再将“ 天道” 应用于“ 人道” 上。这种“ 天人合一”的大道自然观、生态观, 在代表中国古典绘画的山水画中表现最为明显。扬州大学姚文放认为中国人历来心怀乌托邦之梦, 其所追求的乌托邦包括社会的、道德的、人格的, 而这些都通往生态乌托邦追求。中国人憧憬的生态乌托邦在本质上是审美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生态乌托邦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批判意义。浙江科技学院杜卫论述了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念, 认为所谓艺术的人生就是主张以和谐人性为理想, 人生艺术化就是要脱俗, 追求情趣, 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实现生存的自由。这同生态美学的观念是相一致的。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探讨了中国山水诗画与现代园林都市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生态观, 认为前者显示的是征服自然的现代性本质, 后者表现的则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上产生出的敬畏自然、顺从自然、亲和自然的审美形态。山东大学程相占研究了中国轴心期的“ 生生” 观念, 认为它以“ 生生之道” 作为宇宙本体和价值本原, 视人类生存的宇宙为美善一体、充满生机的宇宙, 其潜在的生态智慧及其全球性价值, 有利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健康发展。一些代表还用生态美学观和文学观对中国古代的文论、诗歌、绘画、小说、建筑等进行了具体解读和评析。
四, 与生态美学观、文学观相关联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批评、景观美学等热门话题,代表们也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剑澜论述了深层生态学运动的政治空间问题, 指出深层生态学作为一场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 在理论上具有明显的唯灵论和政治唯心主义倾向, 这使得它在环境纠纷高度政治化的当代世界中难有作为。但它的普遍主义诉求可望在生活政治与解放政治相对层次获得有意义的空间。厦门大学王诺评介了美国生态文学家爱德华· 艾比对唯发展主义的批判, 认为艾比“ 为发展而发展是癌细胞的意识形态” 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态批评实践。浙江大学潘立勇则论述了休闲与生态的审美关系, 认为从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生态美学的角度考察, 休闲正是人类的理想生态及其体验, 也是审美活动的最本质规定, 审美则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深圳大学吴予敏以深圳市经验为案例论述了景观美学问题, 认为景观美学是自然美学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是生态环境中最接近于人的生存活动的部分, 对于人类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少代表还就生态美学观的内涵、生态哲学中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关系、当代西方生态批评以及女性生态批评等焦点问题发表了意见。总之, 这次国际会议达成的学术共识就是, 当代生态美学观与文学观是一个正在建构和发展中的理论形态, 自身有诸多不成熟之处, 需要在讨论切磋和批评中发展。但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是走向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结合, 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06-04-24 14:20:39.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