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该文原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曾繁仁
所谓生态美学是20 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 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和谐为基础, 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包含生态纬度的存在论美学, 它以人的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生态美学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早在20 世纪中期就产生有关生态美学的某些理论资源。当然要首推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 1936 年后他逐步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 被称为“形而上的生态理论家”; 1978 , 美国文学理论家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诗学”; 其后, 加拿大的卡尔松、芬兰的瑟帕玛与美国的伯林特提出“环境美学”;2007 , 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佩茨沃德提出“自然环境的美学”是“当代三种美学形态之一”。不过,尽管“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关系非常密切, 但“环境美学”并不同于“生态美学”。因为两者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明显的差别。“环境美学”是将外在于人的环境与人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而“生态美学”则将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的审美属性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应该说还带着某种不自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而后者则是以“生态整体论”为其指归。环境美学是当代西方十分兴盛的美学形态, 而生态美学则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诸多资源基础上力倡的一种美学理论形态。
在国内, 1992 年《外国哲学》首先发表由之的翻译的介绍“国外生态美学”的文章, 这里的“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环境美学”, 主要是对于以上所说国外环境美学几位主要人物理论著作的介绍。1994 , 中国学者李欣福发表文章论述“生态美学”; 2000 年秋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一次生态美学研讨会; 在会上曾繁仁提出“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并将其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基础之上, 从而使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得以统一。2000 年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鲁枢元所著《生态文艺学》、徐恒醇所著《生态美学》, 与此同时曾永成所著《绿色之思》也得以出版。2003 年王偌《欧美生态文学》出版。其后, 由陈望衡、滕守尧、刘悦笛等组织出版了西方环境美学的系列著作。2004 年黄秉生、袁鼎生出版《民族生态审美学》。2007 ,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社会发展目标, 给予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的发展以巨大推动并指出了发展方向。截至目前, 新时期召开有关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大约10 次左右,出版有关专著10 多本, 大约有10 多名硕士和博士生做有关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的学位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 项。而且有多名从事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的学者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国际上知名的生态美学学者也都到我国进行过学术的交流, 生态美学研究呈现不断发展之势。
中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具有国际的背景, 但主要是中国社会文化与美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主要为了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逐步转型。从20 世纪后期开始,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现, 局部的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并有蔓延之势。而我国作为资源紧缺型社会的特点也愈加彰现。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有关学者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 而国家也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这就是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中国当代生态理论发展的经济社会缘由。而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来看与国际上20 世纪由传统认识论到现代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相应, 我国新时期也发生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以及对“左”的机械唯物论的突破。而表现在美学领域则是对于作为认识论美学的“实践论美学”的突破, 从“客体论”美学到“主体论”美学, 再进一步走向“主体间性论”美学, 由完全将审美的对象归结为艺术到将自然生态纳入审美对象的范围。这就使生态美学既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全美论”, 也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如画风景论”, 而力主人与自然生态亲和的审美关系论。这是生态美学及其特点产生的哲学与美学的缘由。同时,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在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须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发挥重要影响, 而古代儒道释各家所包含的东方古典生态智慧就是极为宝贵的古典生态文化资源, 具有极大的当代价值, 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掘与发扬。
新时期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完全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下通过中西交流对话之中得以发展的。首先是大胆地吸收西方现代有关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资源。例如对于“生态存在论”哲学观的吸收。这是由海德格尔与大卫·雷·格里芬提出的, 成为当代生态美学的基本文化与哲学立场。这种哲学观主张一种不同于主客对立的传统认识论的在世方式, 力主“此在与世界”的在世方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因缘以及上手与在手的关系, 两者密不可分, 须臾难离。正是在这种在世方式中, 人与自然、真与美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而海氏所说的“世界”正是“天地神人四方游戏”、构成整体的“世界”, 真与美正是在这样的世界状况中才能够由遮蔽走向澄明。而现代存在论哲学所追求的目标则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种诗意的栖居是与技术的工具理性的栖居相对立的, 意指人在“世界”中的依遇与居留。其途径是对于大地的拯救, 将大地从人的蹂躏中拯救出来。与此相应的就是生态美学特有的“家园意识”与“场所意识”。所谓“家园意识”是针对环境污染, 畸形的工业化造成人的无家可归的“茫然之感”提出的, 它强调了“家园”作为人繁衍生息之所的本源性特征。而“场所[place]意识”是人的生存居住的位置与场地、居所。而“居所”与人有“ 因缘性关系”, 它不同于客观的“ 地点”。生态美学还力主一种特殊的“参与美学”, 由伯林特提出。这种“参与美学”针对康德无功利的“静观美学”, 力主眼耳鼻舌身所有感官都参加审美, 将人对于环境的实际感受带到审美领域。它运用生态现象学方法, 认为审美包括主体的意向构成能力与对象潜在的审美特性二个因素, 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生态美学的发展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智慧, 在理解其原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阐释。首先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与“位育中和”的古典生态存在论哲学与美学观。应充分阐释与理解其所包含的“天人之际”、“天地人三才”、“与天地合其德”以及“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生生为易”等宝贵思想,以及与之有关的“居位正体”的中和之美,“元亨利贞”的四德之美等等。再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万物齐一”,“人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等等, 特别是其“域中有四大人为其一”的理论, 与海德格尔“ 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相类。而佛家阐发人与自然万物因缘关系的“法界缘起论”、力主万物平等的“善待众生观”以及保护自然的“护生说”等等也都有其当代价值。
中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发展努力建构中国话语, 坚持运用新时期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对其加以指导, 努力建设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生态人文主义。坚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系, 主动地为经济社会与生活方式的转型提供审美的与文化的支撑。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在加强理论建设的同时重视实践的层面, 因为生态理论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 生态美学建设还包含生态美育的内涵, 努力为广大人民建设“诗意的栖居”之所。
总之, 生态美学是新时期以来逐步兴起的新兴的美学理论形态, 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但它也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美学理论形态, 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 需要学术界的同仁多加呵护。我们相信, 在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氛围中, 生态美学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时日中发展的更好, 成为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一维。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08-04-24 14:26:29.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