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汶成]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大众文学教育

该文原载于《贵州社会科学》 第12 期
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大众文学教育
王汶成
摘 要: 文学的边缘化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这一背景下, 探讨如何加强文学教育尤其是大众文学教育, 对于摆脱当代文学的困境是迫切和重要的。缺乏现实针对性是当前大众文学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明确大众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普及知识基础上的文学理论教育以及文学批评的价值引导应该是有效的解决之道。当然, 文学教育的最终实现需要的还是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 文学边缘化;文学教育;大众文学教育
时至今日, 文学的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标志是: 文学阅读的人数和时间都大幅缩减, 严肃文学创作越来越不景气, 文学经典遭到一波甚于一波的调侃和戏弄, 专业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也日益陷入困顿。总之, 文学被前所未有地冷落了、放逐了, 被从万众朝觐的圣地流放到“爪哇国”里去了。看来, 文学在当今时代真是有点“运交华盖”了。
文学的运命何以至此? 曾经有一种说法, 认为文学的边缘化是“ 命该如此” , 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正常现象, 因为过去把文学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应该说,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 科学技术必须优先发展, 以往被不适当地拔高了的文学艺术向后站一站、边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可不必大呼小叫地愤愤不平。但是, 时过境迁, 现在再回头反思一下这个问题, 事情好像并非如此简单。最明显的一点是, 文学的边缘化并非如当初说的是一个理性运作和调节的过程, 分明是一个因客观情势所导致的被迫的、失控的过程。现在的文学是一退再退, 已经退到了无地可据、彻底边缘化的地步了。以至于近几年的文艺学界也感到大事不好,做出了强烈的回应, 有的提出了要固守文学家园,有的提出了要拓展文学边界, 甚至还有种种后现代的“文学终结论”也频频登场, 似乎文学的丧钟已经敲响了。难道黑格尔曾在二百年前做出的现代市民社会的文学艺术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的预言真的成为现实了? 难道文学艺术真的在现代社会里已百无一用而应该寿终正寝了吗?
客观地说, 黑格尔当年的预言大有深意, 尤其是他对现代艺术必然衰落的原因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 他敏锐地看到了, 现代市民社会充满了纠缠于俗务、缺乏高雅趣味的散文气息 , 这种世界情境是与自由的艺术精神相抵牾的, 因而他断言道:“ 我们现时代的一般情况是不利于艺术的。” [ 1] ( P14)但他又悲观地认为, 艺术从此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必将无可挽回地趋于衰落, 并最终被哲学和宗教所取代。正是沿着黑格尔的这个思路, 后现代的思想家们, 如雅克·德里达、希利斯·米勒、阿瑟· 丹托等, 竞相提出了种种“文学终结论”或“文学取消论”。我们不同意所有这些过于悲观、过于危言耸听的“文学终结论”和“文学取消论”的观点, 恰恰相反, 我们认为, 只要还有人在, 只要人还有精神的追求, 文学就不会消亡, 文学就大有用武之地。文学在现时代被边缘化的遭遇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 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扭转乾坤、再创辉煌的。但是也应当承认, 黑格尔的悲观预言以及后现代思想家关于文学终结的思考, 对解释文学边缘化这一事实的原因提供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尽管他们把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做了过于悲观的推测和论断。
首先要申明的是, 文学没有也不会终结, 它只是暂时边缘化了。造成文学边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 有文学外部的原因, 也有文学内部的原因。从文学外部的原因看主要有两点, 一是物质消费压倒了精神追求。恩格斯说过: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 2] ( 第3卷, P776) 因而物质追求应该是人的第一追求, 这一点与动物无异, 否则, 生命就无法持续。但是人还有高于动物的一个追求, 这就是精神方面的追求, 诸如爱情、友谊、信仰、修养、向善、自我实现, 乃至对美和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热爱。这些应该是人之成为人的最高追求。尽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 又恰巧遭遇到全球化的历史契机和挑战, 必须始终把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 国家强大了, 人民富裕了,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但是, 与此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就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出现不平衡, 价值取向的天平向物质一端严重倾斜, 几乎整个社会都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所挟裹, 大有赚钱即为目的、消费就是人生之势。试想, 在这样的一般情况 里, 还会有多少人主动去光顾文学呢? 文学又怎能不边缘化呢?
第二个原因是“图像”淹没文学。大致说来,图像和文学原本是一对孪生兄弟, 两者都起源于语言。语言是远古人类发明的交流工具, 按照一定的规则, 用嗓子发出的声音传递信息。有了语言就有了语言的艺术, 即文学。有了语言也有了图像的描绘, 即最初为了克服有声语言的传播局限而设计的图画文字。之后, 图画文字又发展到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又发展到形声文字( 如汉文字) 或表音文字( 如古希腊文字) 。与这个过程同时进行的是, 图像的绘制也逐渐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艺术, 即绘画艺术。关于文学与绘画的区别, 德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莱辛曾从审美的角度给予说明, 认为诗( 泛指文学) 模仿动态的对象, 画模仿静态的对象, 因而画只能把它的全部模仿局限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 [ 3] ( P18- 19) 。如果从整体上比较, 我们认为, 文学与绘画的区别主要在于,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解读”对象, 文学解读的间接性既造成了文学的接受劣势, 也造成了文学的功效优势, 即解读者需要耗神费力地运用想象去领悟,而正因为运用想象去领悟, 又得以充分地发挥了解读者的创造能力; 绘画却是以色彩线条为“观赏”对象, 绘画观赏的直观性既造成了绘画的接受优势, 也造成了绘画的功效劣势, 即观赏者只需轻松惬意地运用眼睛去观看, 而正因为运用眼睛去观看, 观赏者的想象则难以展开, 观赏中的创造力自然也就受到限制。这即是说, 文学与绘画是各有优劣、可以互补的。中国古代的诗和画就常常不分家, 既有配画的诗, 也有解诗的画, 且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 既可以作为“画”来观赏, 又可以作为“文”来解读。西方古代也出现过带插图的所谓“乞儿版圣经”或带文字说明的连环画。但是, 文学与绘画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近代以来, 图像制作技术的令人吃惊的发展很快拆解了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亲密接触和和谐关系。首先是摄影技术的发明, 出现了光学图像, 接着是电视的发明, 出现了电子图像, 最后是微型电脑的发明,出现了数码图像。尤其是数码图像, 其制作能力之强, 复制数量之多, 传播速度之快, 清晰程度之高, 互动性之深入, 多媒体合成之便捷, 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 数码技术又反过来影响到光学图像和电子图像, 使数码图像与光学图像、电子图像联手合谋, 共同打造了一个以图像膨胀乃至爆炸为表征的波澜壮阔的当代文化新景观。还有, 当代设计艺术( 广告、动漫、服装、装潢、展示等) 也在变着花样地制造各种图像, 以吸引大众的眼球 。在这种情势下, 就无怪乎有论者惊叹地指出, 图像制作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已经使当今世界闪电般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就是后工业信息时代和“读图时代的到来。的确,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深地淹没在“图像的海洋里”了! 据统计, 一般大众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读报刊、看电视、上网, 而这些大众传媒里的最活跃的主角就是被精心制作的照片、图像。况且, 在人们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里,也是随时随地、目不暇接地遭遇到扑面而来的图像, 就连乘飞机也给我们准备好了伸手即得的免费画册。试想, 当人们陷入铺天盖地的图像之中,而图像又借助它的接受优势使人们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地应接不暇时, 有多少人还会操心费力地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呢? “图像的海洋” 不仅淹没了人, 也首当其冲地淹没了文学!
诚然, 导致文学边缘化的原因不只来自文学外部, 还来自文学自身。已有论者从文学创作、文学出版、文学消费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这些方面无疑都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还是在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古以来就受到文学家和教育家的格外重视。中国古代即有源远流长的诗教 传统, 西方古罗马的贺拉斯也早就提出过文学要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 4] ( P155) 。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从古到今都是推动文学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学教育向来是以学校的文学教育为主的, 但是, 文学教育还有大众的文学教育这一方面, 这个方面的文学教育一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 学校文学教育固然需要加强, 但大众文学教育尤其需要加强。这不仅因为大众文学教育比学校文学教育更加薄弱, 还因为加强大众文学教育对于摆脱当代文学困境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就目前情况看, 大众文学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大众文学教育, 往往停留在一般的文学知识启蒙的初级阶段, 而且受现行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牵制, 只是让大众记诵文学史上有过哪些名家名篇以应付知识问答式的测试, 并没有深入到如何提高大众的文学鉴赏能力, 更没有结合大众的实际情况, 针对大众在文学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由此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案, 以深入推进切实有效的大众文学教育。那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 针对物质至上、精神滑坡的现实状况, 应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大众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大众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既不是让大众知道一般的文学知识, 甚至也不是单纯提高大众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而是通过文学知识的掌握和鉴赏力的提高, 以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人文情怀, 使大众领悟到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什么是高尚的人生境界, 什么是终极的人生追求。像其他的审美教育一样, 大众文学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只不过它采用的是文学审美的方式, 面对的是普通大众而已。尤其是在当代, 这一终极目标必须更加坚持不动摇, 并作为核心内容渗透到大众文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次, 还应在普及一般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加强文学理论知识的教育, 至少使大众从理论上懂得什么是文学, 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文学的优点是什么,文学与图像有什么不同, 文学阅读为什么重要, 过度沉迷于图像中有什么危害, 等等。使大众更自觉地热爱文学, 更自觉地多读文学作品, 更自觉地避免淹没于“图像的海洋中”。当然,文学理论的普及工作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生动性、趣味性、通俗性。再次, 文学教育的主要材料是作品,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经典的颠覆和解构之风盛行, 有必要为文学经典正名, 引导大众更多地接触经典作品, 更准确地读解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筛选而形成的, 里面蕴含的文学性、思想性和人文精神最为凝重、最为丰富。大众需要阅读通俗流行的作品以消遣和自娱, 更需要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以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和升华。经典作品应该成为大众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教材。
另外, 还有文学批评, 尤其是当前盛行的媒体文学批评, 如何向公众推荐、解说、评价作品, 如何评介畅销作品, 如何阐释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都在大众文学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为篇幅所限, 这一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要说的是, 大众的文学教育绝非仅仅是文学教育者的事, 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各种大众媒体乃至全社会力量的通力协作, 才能有所进展。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 04JZD0036] 的中期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 1] 黑格尔《美学( 第1 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 [ Z]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 3] 莱辛《拉奥孔》[ 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 4] 贺拉斯《诗艺》[ 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责任编辑: 郑迦文]第12 期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大众文学教育89编辑: 傅永军)52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最后修改日期: 2011-12-28 13:25:43.0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