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



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


新时代的高校美育,要紧紧抓住人性教育这一本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的价值和功能突出体现为对德智体其它各育具有渗透协调作用,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努力在全社会打造现代化的“大美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青年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纵观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美”是人的永恒追求,它如一缕微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积累与进步,它以永恒的姿态,激发出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美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进行关于“美”的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 自古至今, 中外教育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美”对于教育的价值:《论 语·泰伯》中记载了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 育思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培养“身心既美且善” 的公民视为教育的归宿。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时,1793 年,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自此,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成为近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

在高等教育领域,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普遍将美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与“艺术”置于教育的中心,重视以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虽有蔡元培等众多教育大家的奋力疾呼,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美育始终未在国家层面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于美育的地位、定位存在讨论和争议, 在理论上不少学者认为美育从属于德育,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以智育代替美育的现象。 针对美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失语和缺席,教育部原部长、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一论断,是对中外教育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我国教育开启现代化转 型之路时,对美育定位的科学认识。

2015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美育工作的指导文件。高等教育界应当意识到美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薄弱环节, 美育的育人功能还未受到广泛重视,美育工作的滞后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美育的价值,继改革开放之初的美学热潮之后,再次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环境,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为此, 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美育的本质和内涵,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美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为高校大美育的现代化建设规划有效路径。

美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 它于 1793 年由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于 20 世纪初经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美育奠基人引入我国。 此后,美育在我国经历了百余年的曲折发展历程。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将美育 写入国家教育方针,并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共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1 世纪的今天, 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经济崛起、社会进步、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加,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德国古典哲学提出的“异化”的人对当前高校的育人工作仍是有力警醒,而要拓展人的思维、健全人格,就必须恢复“美学的向度”。 这是因为,传统的智育很难解决思想观念和人的发展问题,单纯的德育手段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也往往有现实局限性,而美育作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审美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养,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生活,以情感升华道德操守和行为,以艺术想象拓展心智和创新思维。 因此,美育可以成为人格培养中知与意的中介,个人行为中自律与他律的中介,社会生活中科学与人文的中介,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的中介。总之,美育是一种行为健全的人格教育、全面发展的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的情感的教育,美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教育。

纵览美育的发展史,众多大家先哲都对美育的本质和价值进行过深入探讨,为我们在今天重新认识美 育的现代意义提供了借鉴。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中论述道:“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认为美育的作用是陶养人的“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并提出著名的“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竭力倡导美育,主张以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可见,人性的教育既是美育的本质, 也是美育的最高价值。

我们还应看到,美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成为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至高追求,在此背景下,美育作为人性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新时代的高校美育,要紧紧抓住人性教育这一本质,立足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消解现代化对青年人的各种异化,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等多样化途径, 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灵情操的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美育现代化建设正当其时

当前,国内外高校对美育都十分重视,我国教育部门近年来也多次发文强调各层各级学校要重视并发展美育工作,美育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的美育实施和普及工作进展缓慢,在当前整个高校的评估体系中,也几乎不包含美育的成分。 总体上看,高校对美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统一认识,对美育工作缺少统一规划,美育仍是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早在 2003 年, 教育部曾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存在“三个不到位”,即“领导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到位”和“教育管理不到位”。 十余年后,2015 年国办印发的《意见》中再次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意见》实施一年多以后,这些问题在高校美育工作中仍普遍存在, 管理机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经费资源等方面都缺乏保障。要突破高校美育工作困境, 必须从根本上重视高校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

1.美育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

美育的价值和功能突出体现为对德智体其它各育具有渗透协调作用,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首先,美育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有辅翼道德的天然属性。在高等教育中,德育是规范性的教育,偏理论化,而审美具有情感驱动力,德育借助美育,则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效果, 美育在不知不觉中施以教化,给人深入心灵的道德启示。其次,美育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智能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心智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它不仅是艺术的核心,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关键。此外,审美活动可以调节大脑机能,提高用脑效率, 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都离不开美育。最后,美育与体育作为身心两个方面的教育,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精神生活有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调节,而体育运动本身也包含着美的因素。 美育以心灵的健康为其目标, 体育以身体的健康为其目标,心灵的健康一定会促进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又是心灵健康的基础。

2.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育人功能

美育作为“综合中介”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不能因此就把美育视为从属于德智体各育,把美育工具化和边缘化。 1999 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美育有明确定位:“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美育在教育功用上是同德智体各育同等地位的,并在高校立德树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独特的育人作用。

美育不同于工具理性(知识)、价值理性(道德), 它强调人文精神, 有其特有的培养审美世界观的作用、情感协调作用和文化养成作用,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 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其强烈感染力是一般的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 高校美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是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思想、情与境、知与意的直接统一,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更全面、更立体,方法更形象、更生动、更丰富, 在高校分学科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其育人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不可代替的。 可以说,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美育的学生, 其人格发展和文化结构上将会存在着缺陷,既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也无法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3.美育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之外的第四大职能。 高校既是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促使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场所,也是繁荣文化、发展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主要阵地。高校美育是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美育应当站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传统文化精髓,汲取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元素,通过人才培养,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高校美育实践中,则应立足我国现实,以文化本位、中西交融的立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其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构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大美育”环境

当我们对美育的本质及其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之后,美育在实践层面上的核心问题随之而来,即美育要培养什么样的 人,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康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力和创美力,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自身的人才。 换言之,美育的任务,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人格,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在高等教育领域,《意见》发布之后,学术界与教育界同仁已经进行了多次研讨,对美育的时代意义在认识上进行再次深化。 可以说,我们迎来了新形势下高校美育发展的又一次绝佳契机。 为此,高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学术研究当中, 都应当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广泛吸收当代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建设新的美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性, 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高校“大美育”环境,促进现代化美育的实施,补齐高等教育美育的短板。

1.在顶层设计上突出“大美育”的理念

加强高校美育,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大美育”的理念。由于美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切审美对象都可能成为美育的教材,社会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成为美育的场所。因此, 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美育必然要渗透在学校全部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 应当看到,虽然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但美育的实施还有多种途径、多样形式。 我们在对高校美育进行顶层设计时,不能把美育局限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之中,而要经过专门的规划和设计,将美育体现在各门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建立全面综合的审美教育。

“大美育”的重要特征是美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美育化。 即除了学校把美育视为本职工作之外,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系统都要责无旁贷地担当美育角色, 发挥好美育的功能。 《意见》中也明确规定,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美育协同创新, 整合各类美育资源, 探索建立教育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因此,美育的主体不应局限于学校,而应该通过“大美育”的设计,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与政府单位、社会机构、艺术团体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起艺术展览、馆藏参观、主题讲座、社会实践等美育的课外活动体系。 通过推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互联,打造开放合作的“大美育”环境。

2.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是高校美育建设的重点环节。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当前高校美育实施的关键是在整合现有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进一步找寻新的体系。 首先,高校应将美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计入学分,使美育全面进入第一课堂。 课程建设方面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美育学和美育的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层次是文化艺术课程,涵盖文学、美术、音乐、影视、戏剧、舞蹈和园林建筑等丰富内容,以文化艺术的鉴赏和批评类、历史和思想类、知识和技能类这三大类课程为主体。 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 开设艺术鉴赏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艺术实践类等方面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课程设置方面要符合教育运行规律和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方面,要重视美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关系。知识是美育的前提,技能是美育的基础,但高校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也不是培养美学理论家,而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大学生艺术感受力、审美能力、思想感情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 其次,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围绕美育目标,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并根据社会文化发展新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其次,实践性是美育的重要特征,美育实践活动是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遵循美育的规律,加强美育实践活动环节,并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实施课程化管理。在现有条件下, 也可以开发利用当地的美育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拓展教育空间。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美育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是“大美育”格局的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而言,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集中展示。 作为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师生的审美教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深刻影响着高校美育的导向和质量。

根据《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 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此外,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学校的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对学生免费开放,并充分发挥其功用,引导学生重视对文化和艺术场馆的利用,增强高校美育贴近学生的体验感和以美育人的实效性。 高校还要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吸引政府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推动校内外文化资源设施共建共享。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着力深化综合改革,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国民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都十分迫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和依据。 增加高品质、内涵化高等教育的供给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美育是基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求的教育形式,是人性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也表明,美育是高品质教育、全人教育的象征。 因此, 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结构升级需要改变当前美育的现状,重视新形势下美育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把美育作为高教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在全社会打造现代化的“大美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青年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推动高校美育的整体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国维.王国维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曾繁仁等.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曾繁仁.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J].齐鲁学刊,2003(2).

  [8]曾繁仁.我国新时期美育建设的重要成果与共识[J].美育学刊,2012(2).

  [9]董洪哲.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J].教育科学,1994(1).


编辑:郭新钰                      发布时间:2019-06-12 21:57:45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