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龙教授谈“交互主体性思想的兴起与文学的主体间性”

         92下午3 ,南京大学文学院汪正龙教授于 知新楼A906室作 题为“交互主体性思想的兴起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杨建刚教授主持,程相占教授、韩清玉教授、曹成竹副教授以及三十余名硕、博士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聚焦现象学中的交互主体性,探讨交互主体性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及其对文论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汪正龙教授从“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研究”“交互主体性在社会学、语言学中的发展以及对文论的影响”和“近期文化研究中的他性问题以及文学研究中的独异性研究”三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汪正龙教授指出,交互主体性首先涉及主体性问题。主体性哲学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确定了理性主体的地位,自我是所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他人只是认识对象。现象学的“加括号”则树立了先验主体性,使我们进入到纯粹状态。汪正龙教授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为例,分析了交互主体性的不同形态。在汪正龙教授看来,胡塞尔认识到利普斯的理论存在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自我换位将自我移入他人的位置,我们对他人的感知必须要经过中介的感知进行直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共同交流的环境中超越主体性本身。

汪正龙教授继而分析了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汪正龙教授指出,英伽登是胡塞尔的学生,他提出的“不定点”理论及其对文学意义层次的划分等,是把文学当作没有自主性、需要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存在,从而视文学为主客体的交流。所以,英伽登运用了交互主体性。巴赫金的理论明显具有交互主体性。除了胡塞尔的弟子去俄国任教外,西方学界也认识到巴赫金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关系。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指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是一种交互主体性。而克里斯蒂娃在介绍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提出了她的互文性理论。汪正龙教授认为互文性的文本间性体现的是主体间性。汪正龙教授进一步分析交互主体性如何演变成他性、他异性,在对布莱、伊瑟尔等人理论观念的分析中,说明文学阅读中存在一种交互问题,是读者和作者通过作品进行的某种互动。汪正龙教授还以舍勒、许茨、米德、本维尼斯特等人为例,具体说明交互主体性在社会学、语言学中的应用。

最后,汪正龙教授聚焦当下文论研究中的文学独异性和文学他性。汪正龙教授指出,胡塞尔对他者的认识是从对自我的认识中类推出来的。胡塞尔的意向性追求的同一性而不是差异。萨特认为他者具有内在性,无法完全被同一化。列维纳斯在总体与无限中,指出他者不能被总体化。我们通过对他者的外部超越,达到多元共存。所以我们与他人之间是一种伦理的关联。汪正龙教授还讨论了阿特利奇、菲尔斯基等人的文论观念。汪正龙教授点明了现象学对于思考文学的主体间性的指导意义。

杨建刚教授代表师生对汪正龙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杨建刚教授回顾了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曾繁仁教授、孙丽君教授如何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生态美学,认为主体、主体间性、主体交互性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汪正龙教授的治学态度非常值得敬佩。

提问环节中,在场同学与汪正龙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互动,汪正龙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问题。讲座氛围融洽活泼,参会者受益匪浅、满载而归。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林敏 图/栾霄晗)




该新闻已被浏览 次      [ 后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