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竹

曹成竹,男,19817月生,山东淄博人,2011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8月至20111月赴香港浸会大学访学,承担“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科研项目。20119月起就职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并于20119月至201312月在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术兴趣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论、审美人类学、文化批评、网络文艺批评等。

 

一、教学

本科生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列文论、西方学术思想史

硕士生课程:西方哲学史专题、人文学科方法论(审美人类学专题)

博士生课程: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专题

 

二、科研成果

(一)著作

1、《歌谣与中国文学的审美革新》,独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20世纪西方文论》,段吉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网络文艺论纲》,合著,王红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4、《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合著,王杰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5、《美学》,合著,王杰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二)主要论文

1、《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功能嬗变:从先秦文论到〈文心雕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文本细读与体悟传统——以唐寅〈桃花庵歌〉细读鉴赏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第11期。

3、《文言小说评点的里程碑——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贡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考德威尔: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传统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年第1期。

5、《从习性到审美习俗:一个布尔迪厄概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年第2期。

6、《知识分子:一个从批判到实践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

7、《地方经验与殖民记忆:当代台湾电影的文化想象》,《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5期。

8、《民歌文化的当代书写:从“南宁民歌节”到“剑桥民歌节”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第2期。

9、《从“民族的诗”到“民族志诗学”——从歌谣运动的两处细节谈起》,《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10、《民歌与歌谣的词语政治》,《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

11、《关于歌谣的政治美学——文化领导权视域下的红色歌谣》,《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

12、《从审美习俗到话语实践:中国民间歌谣中的身体意识》,《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

13、《叙事辅助和话语游戏:歌谣在民间故事中的两种功能》,《民族艺术》2014年第4期。

14、《从“歌谣运动”到“红色歌谣”:歌谣的现代文学之旅》,《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

15、《“情感结构”:威廉斯文化理论的关键词》,《北方论丛》2014年第3期。

16、《中国美学民族特征和历史轨迹的个案探讨》,《文艺评论》2015年第6期。

17、《网络文艺批评类型探析》,《百年评论》2015年第2期。

18、《走向“文化批评”的美学:审美人类学的特征、问题及当代发展》,《思想战线》2016年第1期。

19、《阐释的意义与价值——强制阐释论中的文学经验问题》,《学术研究》2016年第7期。

20、《“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

21、《文艺理论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22、《略论网络文艺的发展》,《艺术广角》2016年第3期。

23、《民族•时代•审美经验:论文艺美学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百家评论》2016年第4期。

24、《马克思主义批评视野下的文学阐释理论——从桑塔格的〈反对阐释〉谈起》,《百家评论》2016年第5期。

25、《20世纪20-40年代:宗白华美学的“悲剧”维度》,《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12期。

26、《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

27、《歌谣的形式美学:生发于歌谣运动的文学语言观》,《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6期。

28、《作为生活方式和审美交流中介的歌谣——以〈三十二〉主人公韦绍兰为个案》,《民族艺术》2019年第1期。

29、《从〈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看儒家文化的审美表征》,《百家评论》2020年第1期。

30、《“后理论”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更新》,《贵州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已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

2、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审美与文学的张力场: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研究”(2013M531575),已结项。

3、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民歌的经典化建构研究”(2012177),已结项。

4、主持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团队项目“西方文艺学美学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IFYT12007),已结项。

5、主持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当代文艺美学话语资源及批评形态研究”(2016WLJH08),在研。

6、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文艺批评的理论及传播形态研究”(18CZWJ16),在研。

 

四、科研与教学获奖

1、课题《民歌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思考》获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奖学金资助。

2、论文《民歌文化的当代书写》获2012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论文《民歌与歌谣的词语政治》获2013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论文《从审美习俗到话语实践:中国民间歌谣中的身体意识》获2014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52015年获山东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 后退] [ 返回首页]